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金庸“御用”画家:粗眉“小龙女”曾引争议--中国年鉴网
董培新绘画《倚天屠龙记》
作家倪匡曾盛赞这位画家“敢说世上再无第二人”,而一向对插画作品颇为挑剔的金庸也对其称赞有加:“长期在心里酝酿的艺术作品,一出来果然不同凡响。”
这个在众多名人口中的“奇人”,就是香港人物画家董培新。虽然与古龙、倪匡等著名作家都合作过,但在董培新看来:“金庸先生的作品很好画”。如今他已专注于用水墨展现金庸的小说,成为金庸三大“御用”插画家之一。日前,董培新推出了《董培新画说金庸》一书,收录的每一张都是“一面墙大小”的大画。在南国书香节期间,这位65岁的画家还将现身南国书香节,现场“画说金庸”。到底这位“奇人”如何在画案上展现金庸的江湖?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这位“痴迷”于金庸50年的画家。
“那些画面已刻在脑海中了”
说到为什么尝试用画笔展现金庸的小说,董培新说自己就15岁从广州移居香港时就被金庸“迷住了”,当时他寄住在一层挤了30多人的楼里,从香港丽的复声有线广播里他第一次‘听’到了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那时候这本书还没写完,但是听得太过瘾了,就去买来看。”董培新回忆起那时的岁月,以“狂热”来形容,看金庸的小说可以不睡觉,四处借书来看,每天追问书店的老板有没有新书出来。
“我16岁的时候就开始画金庸,不过画的是假金庸。”当时有不法商人找了澳门的一个作家写了《神雕英雄前传》,不是金庸写的。董培新为此开始创作武侠风云。
董培新之所以痴迷金庸是因为“金庸的书是越看越有味道的。”“我一直重看都看不厌,重新看的话会有另外一种品味,把所有的人物都融入了社会上,有社会上的人的影子,不过他用了夸张的方式表达社会的缩影、现代人的心理状态、人与人的矛盾与无奈。”
现在,董培新画金庸画的时候,几乎可以做到不看原著,轻车驾熟,“那些画面已经刻在脑海中了,信手拈来”。不过,董培新一再说自己看的是旧版本,而新版本的改动有很多,每逢此时,他就把人物资料和场景细节反复核实,做到一丝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