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瑞蚨祥与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年鉴网
“瑞蚨祥”绸布店(资料片)
弹指一挥间,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掀开历史的面纱,去探寻当年那面在开国大典上被全世界瞩目的国旗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充满传奇色彩的“瑞蚨祥”。
“瑞蚨祥”的来历和历史
“瑞蚨祥”三个字,据说是引用了“青蚨还钱”的典故。青蚨是传说中的一种神虫,一母一子,孩子出门时,母亲将血抹在孩子身上,这样不管它飞到哪里都能飞回家。青蚨又代表古代的铜钱。取名“瑞蚨祥”,就是借“祥瑞”的吉祥意味,加上能带回金钱的青蚨,可以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而提起“瑞蚨祥”,说起“祥”字号,人们也自然要想到“祥”字号的创办者——山东章丘旧军的孟氏家族。据史料记载,章丘孟家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从河北枣强迁来。最初为平民小户,自明代中叶开始贩卖土布,到清乾隆年间,有了较大发展,于是就进城设店铺,由行商变为坐贾,开创了“祥”字号。从清同治元年(1862年)至 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是“祥”字号的鼎盛时期。在北京、上海、福建等9省,广州、济南、哈尔滨等15个市连锁经营包括50家绸布庄、20家茶叶店、10家钱庄银号当铺在内的103家店铺。到1949年,已进入衰落期的“祥”字号依然还有商铺近百家。 “祥”字号的影响有多大,从下面两个事例可略见一斑。清末,北京、天津一带有“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之说。其中就有以“瑞蚨祥”为代表的“八大祥”。意思是人只要具备上述四项,就是有钱有势的社会名流。而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公司创始人山姆·沃尔顿生前曾说:“我创立沃尔玛的最初灵感,来自中国一家古老的商号。它的名字来源于一种可以带来金钱的昆虫。我想,它大约是世界上最早的连锁经营企业。它做得很好,好极了。”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布料来自“瑞蚨祥”
1949年9月27日,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当天的最后一个议程是讨论审查委员会提出的《国旗、国都、纪年、国歌决议草案》。大会通过了将五星红旗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决议。国旗方案通过后,考虑到国旗设计者曾联松所写的制旗方法很复杂,周恩来要求梁思成、胡乔木和彭光涵立即改写制旗说明,以方便制作标准国旗。经研究讨论,梁思成首先按原说明在坐标纸上画出旗的长高比例和五颗五角星的位置,改写后的说明由胡乔木定稿,由彭光涵抄好后送周恩来审批。 长高比例和制作标准确定后,国旗的制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而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布料来自北京“瑞蚨祥”绸布店。 据了解,根据国旗杆的高度,国旗的尺寸定为长5米、宽3.3米。国旗制作负责人宋树信先找到了做旗杆套用的白布,但跑了北平很多布店,却没找到颜色和尺寸都适合做旗面用的红布料及做五星用的黄缎子。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赶到位于前门外的“瑞蚨祥”绸布店,向几位老职工说明来意,请他们帮忙。“瑞蚨祥”的职工一听事关重大,便一起动手去仓库翻找库存。经过一番翻箱倒柜,大家终于找到了几块红绸和一卷3米多长的黄缎子。宋树信看后,却发现几块红绸都不够长。“瑞蚨祥”绸布店便又专门请来工艺精湛的技术人员,帮助他们连夜把红绸布料连接起来。 随后,宋树信抱上红绸布和黄缎子直奔西单的一家缝纫社。当他把布交给缝纫社时,才又发现黄缎子只有一尺多宽,做最大的五角星也不够。后来,经上级领导同意,缝纫社的同志在大五角星的一个角接了一个尖。缝制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重任,落到了缝纫社女工赵文瑞身上。她按照政协会议公布的国旗说明,用黄缎子剪出两颗大五角星,八颗小五角星。精确地贴在红绸的正反两面,五角对整齐,一针一线地仔细缝制。 9月30日下午,由北京“瑞蚨祥”绸布店提供布料、赵文瑞缝制的第一面五星红旗,送到了怀仁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送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面前。(刘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