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叶公超与“毛公鼎”的一段生死机缘--中国年鉴
一个人,在其生命的某个时段,因着某种机缘,同某件价值连城的珍稀国宝走到了一起,并且能够不畏敌焰而忘死护卫,其行其节便足堪在青史留写下鲜亮的一笔。抗战中期,叶公超(原名崇智,以表字行,1904—1981)与西周“毛公鼎”的那一番颇不寻常的经历,即应作如是观。
先说“毛公鼎”。此物相传于清道光末年,由陕西岐山周原出土。全鼎器形雄浑,铸造精良,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腹围145厘米,净重34705克。其鼎口呈仰天势,半球状深腹,垂地三足皆作兽蹄,口沿竖立一对壮硕的鼎耳;整个造型规正洗练,周身纹饰素朴典雅,洋溢着一种清朗敦厚、威而不张的庄严气象。文物界公认此物系西周晚期宣王(公元前827-781)时的一件重器,所以名之曰“毛公鼎”,乃因其鼎腹内铸有32行关于“册命”毛公瘖的铭文。
这篇铭文总计497字(一说为499字),是迄今出土的青铜器中铭文篇什最长者。它完整地记述了周宣王对其臣属毛公瘖的一次重大任命,委授毛公瘖全权处置邦国事务和治理周王室,同时褒赏他金银、仪仗、车马、兵器。毛公瘖因之感恩戴德,铸鼎以纪,还嘱咐子子孙孙要永远“宝用”。考古学家郭沫若等,给了“毛公鼎”这篇铭文极高评价,认为它“皇皇钜制,辞意恢弘,抵得一篇《尚书》”,史料价值无可替代。至于那些铭文在书法艺术上的峻伟风骨,则早在民国之前,就被学者们目为“金文书法之典范”而备加推崇,以致有“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之谓。
凡此种种,足见“毛公鼎”在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珍异行列里,居拥着独特罕匹的显耀一席。
“毛公鼎”出土后,于清咸丰二年(1852)首先由金石学家陈介祺以重金购得,悄然运回原籍山东潍县,秘不示人;陈氏病故次年,为清两江总督端方所有,端之族裔复又质押于天津俄国道胜银行。入民国,有美、日商贾垂涎,欲出巨款向道胜密购。消息被时任北京政府交通总长的叶恭绰(号誉虎,1881—1968)知悉,叶迅速筹资3万元,将鼎从道胜银行赎获,仍存津门。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叶氏在离津转赴香港途中,将“毛公鼎”移匿于上海寓所,交托其妾潘某保管。未久,潘为家产的处分闹起诉讼纠纷,事态危及“毛公鼎”。
历史至此,使叶公超在不经意间,与国宝发生了一段关涉生死的机缘。叶公超(又有英文名George),祖籍广东番禺,生于江西九江,4岁丧母,10岁失怙,全赖那位后来收藏了“毛公鼎”的叔父叶恭绰抚养,才得以长大成人。1918年叶入天津南开中学就读。“五四运动”时,是著名的“南开救国十人团”骨干。嗣后辗转留学美、英、法,1926年秋回国。当年,便以一个尚未满23岁的文学硕士之身份,登上北大讲台,成了这所老牌高等学府建校以来最年轻的教授。其后,叶公超又曾兼过清华园、北师大和上海暨南大学的教职,还逐渐成为知识界“开一路风尚”的《新月》杂志主编之一。当时抗战事起,北平沦陷,叶公超将妻小送往美国定居,自己随同众流亡师生千里跋涉,奔向敌后,出任昆明西南联大的外文系主任。斯时,已值1939年春。一封寄自香港的快件穿山越水,交到了叶公超手上———叔父叶恭绰苍劲的笔迹赫然在目。
叔父在信中,焦急地告诉叶公超上海的事态,说他担心潘某贪婪、撒赖,可能图谋霸占包括“毛公鼎”在内的全部财产,因此叮咛叶公超火速赴沪,代他主持诉事,一定要设法保全“毛公鼎”。叶恭绰这样写道:“过去日本人和美国人两次想出高价购买‘毛公鼎’,我没答应。这是国宝,决不能落在外人手中。现在把此任务交付于你,不得典质,不得买卖,有朝一日,可以捐给故宫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