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苏轼曾倡议修建广州最早自来水工程--中国年鉴网
苏轼
治水防洪关系国计民生,历代爱民的官员都很重视。如“唐宋八大家”都是著名的散文大家,但他们多数都当过中央或地方官员,在治理水患上卓有贡献。特别是曾巩、苏轼和王安石,其治水业绩至今广为流传。
曾巩:济南修建“北水门”
宋神宗熙宁五至六年(1072—1073),曾巩被派到齐州(即济南)任知州。在任时间虽短,但他积极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减轻农民的徭役,除暴安良,整治交通,干了许多有利民生的好事。尤其对济南的城市建设,他居功至伟。其中最主要、也广为人知的,就是他主持修建了北水门。
济南的南部是山区,地势南高北低。一到夏季多雨季节,南部的山洪连同充沛的泉水倾泻而下,汇集到市北低洼处,经常造成水患。正是为了消除济南的水患,曾巩一上任就决定修建北水门。
北水门即当年齐州城的北城门,它建在曾巩为疏导大明湖水而开掘的汇波渠上。城门的规模和样式,同一般拱形的古城门差不多。所不同的是门洞下面不是大路而是水道,水道两边才是人行道。门洞的偏北处设有水闸;门洞上面矗立着雄伟的汇波楼。它建成后,当城内洪水过大时,便可通过水门中宣泄出去,减少了水害;而当城外的洪水暴涨时,又可关闭城门的水闸,防止城外的洪水倒灌入市内。因此北水门的建立,不但使济南多了一道壮丽的景观(“汇波夕照”为济南八景之一),更为济南百姓消除了水患,将水害变成了水利。至今,北水们依旧发挥着排水的作用,使大明湖“久雨不涨,久旱不涸”,任何时候都一片大明。
王安石:“荆公堤”与“穿山楔”
王安石是一位廉洁亲民的封建官吏。不论在中央还是地方,他都十分重视水利建设。
宋庆历七年(1047),26岁的王安石被任命为鄞县(即宁波)知县。上任伊始,正逢大灾之年,他便下乡调查研究,向老农请教减灾除害的方法。老农告诉他,鄞县并不缺水,只是没有水利设施,既不能蓄水,又无法排涝,所以非旱即涝,灾害频仍。王安石听了老农的意见,上任的第二年就组织民工兴修水利。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行程一千多里,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实地调查,为各处水利建设作出规划。这一年,在他的主持下,全县兴修水利设施21处,大大提高了抗灾能力。
鄞县靠海,当地百姓饱受海潮侵袭之苦。为此,王安石主持修筑了一条从孔墅岭下河头、焦村,经石湫,折向霞浦到穿山的海塘。这条海塘全长15公里,有力地阻挡了大海涌来的狂潮,保护了沿海的农田,乡民将其称之为“王公塘”或“荆公堤”。为了进一步控制潮水,王安石还带领百姓开山劈石,修建楔闸。据《镇海民国县志》记载:“宋庆历年间,荆国王公宰鄞时凿山为之,筑堤捍浦为河,于堤西石岩凿三窍为楔,阔三丈六尺,高三丈。”这样,海潮来袭时可通过石闸控制潮水,解民之忧。百姓为感念王安石的恩德,“立荆公祠于楔左,岁祀之”。
此外,王安石还对东钱湖进行了治理。他组织和率领十余万民工,清除葑草,疏浚湖泥,立湖界,起堤堰,决陂塘,整修七堰九塘,限制湖水流出,抵御海潮侵入,从而解除了湖区周围及鄞县、镇海七乡农民的水旱之苦,充分发挥了湖区的灌溉和渔获之利。自此,“七乡三邑(鄞、镇、奉)受沾濡”,“虽大暑甚旱,而卒不知有凶年之忧”,庄稼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