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辛亥革命的爆发与革命书刊的传播--中国年鉴
辛亥鼎革之际的上海街头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回望百年前那场艰辛、曲折、沉重,而又波澜壮阔的革命,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它所燃起的革命烈火,在沉睡中国的暗夜中,多么炽烈,多么耀眼。
辛亥革命,烙印着哪些上海因素?上海在其中发挥了哪些独特的作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熊月之教授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之际,撰写此文,授予《解放周末》独家发表。
形形色色、难计其数的革命书刊,从上海源源不断地流入内地,其鼓动、发酵作用,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在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中,上海这座城市的作用异乎寻常。约略说来,可分以下六个方面:
其一,舆论基地。
辛亥革命的成功靠两条,一是武力暴动,一是舆论宣传。上海在革命舆论宣传方面,影响远远超过其他地区。清末进行革命宣传的地方主要有三,在海外是东京与南洋,在国内则是上海。就革命报刊而论,在东京有《民报》、《醒狮》、《复报》、《鹃声》、《云南》、《河南》、《洞庭波》等,在南洋有新加坡的《南洋总汇报》、《中兴日报》,马来西亚的《槟城日报》、《光华日报》。在国内,唯有上海。上海宣传革命的报刊先后有《苏报》、《国民日日报》、《国粹学报》、《竞业旬报》、《中国女报》、《神州女报》、《神州日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声丛报》、《民立报》等十多种。东京、南洋的革命报刊虽然言辞激烈,但远离中国本土,对中国内地的影响远不能与上海的相比。
清廷虽然想方设法禁止革命书刊的传播,但对上海租界束手无策。上海不但出版革命报刊,且为联系南北、沟通国内与国外的交通枢纽,亦为海外革命书刊流入内地的中转站。形形色色、难计其数的革命书刊,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入内地,其鼓动、发酵作用,怎么估计都不过分。比如,黄兴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之一,是1899年阅读了通过日文转译过来的卢梭的《民约通义》,此书是1898年由上海同文书局刻印出版、同年在长沙出售的。邹容的《革命军》是在上海出版的,1903年苏报案以后虽然遭到查禁,但越禁越热销,不到十年间,先后被摹印二十多版,行销一百一十多万册。
上海的革命书刊之所以能持续出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租界的存在。从1853年小刀会起义、租界实行中立开始,上海租界逐渐变成中国政治版图上的孤岛,清政府无法对这里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清廷官员、军队不能随便经过,华捕不能随便入内抓人。从国家主权角度看,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侵夺,但是从反对清政府角度看,恰恰是在清朝专制的格局中,出现一道缝隙,形成了一块统治薄弱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