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罗援谈80、90后爱国潜质都一样--国家年鉴
环球网记者赵文杰报道中国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近日就自己的军旅生涯接受了上海文汇报的采访。罗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的理想信念、世界观、性格爱好和价值取向都跟父亲的教导分不开。罗援还希望年轻人不要忘本,他认为80、90后并非舆论说的是“缺失的一代”,他们的爱国潜质都一样,关键在于怎么教育。
热爱军事的少年在父亲言传身教下走向军旅
文汇报:您的名字罗援是否有特别含义?
罗援:我出生于1950年抗美援朝期间,罗援这个名字由此而来。我们家其他几个孩子的名字也都有时代特征,大哥罗抗,抗日战争;二哥罗挺。挺进中原;老三罗援,抗美援朝;老四罗振,振兴中华,等等。六个孩子都是父亲根据时代取的名,每个字都带提手旁意味着威武不屈。
文汇报:从言论及作品看,您身上的军人情结十分浓厚,这与生长在军人家庭是否关?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下具体事例?
罗援:准确地说,我们并不算军人家庭。读书时填家庭出身,有工人、农民、革命军人、革命干部,我父亲当时在党中央、政府机关工作,属于革命干部,和革命军人不一样。当然,他也是老红军“从红小鬼”一路走来,16岁参军,三过雪山草地,1955年所在部队集体转业,改建为中共中央调查部,1983年又与相关单位组成国家安全部。我曾经在他90大寿写过一首祝寿词:“巴山蜀水育英雄,虎穴龙潭见忠诚。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形处建奇功”。算是对他革命经历的一个概括和称颂吧。我的理想信念、世界观、性格爱好甚至价值取向都跟父亲的教导分不开。
长征时期,他和同乡伙伴在老家四川苍溪参加红军,其中最要好的一个伙伴,因为总是乐观地咧着嘴笑所以外号“张豁嘴”,过草地时饥寒交迫,再也没有力气前行,跟我父亲说:“青长同志,我不行了,你们把红旗插遍全中国吧!”我父亲一直铭记战友的临终嘱托,并以此教育子女。他主张艰苦朴素,衣服几个孩子轮着穿,补丁累累也不觉得寒碜。孩子们都剃秃瓢儿,自己买剃头刀自己理发。暑假时,父亲还让我们到清洁队掏大粪,背着大粪桶走街串巷,跌跌撞撞,没人觉得辛苦,因为父亲教育我们劳动最光荣。他还利用假期把我们送到部队当小兵,当时还有其他一些领导人的孩子一起摸爬滚打,比如刘少奇的儿子刘源,董必武的儿子董良翮等。寒假时又把我们送到东北旺大队,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作为农民的孩子,我父亲没有忘本,也希望子女不要忘本。这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父亲对我们既严格又民主。我们家每月都召开一次家庭民主会议,孩子可以对父母提出批评,父母也可以对孩子提出要求。尽管工作很忙,父亲仍用他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父爱。小学每次开家长会,他都骑着自行车亲自去,因此我小学成绩单上都有父亲的亲笔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