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史海沟沉 > 史海遗贝 >
茅盾与胡愈之互致悼念的离奇举止--中国年鉴
茅盾与胡愈之,是中国现代史上两位有影响的文化人。在从事的文化工作中,他们虽一侧重文学创作,文艺批评;一侧重多学科(思想、语言、文化……)探讨建设,国际问题研究,但由于多年同事,向往进步理想接近,故此结下了很深的友谊。也正因如此,他们就有了能够“互致”悼念这样有些离奇却恰恰可以表现情谊的举止。
1940年,胡愈之撤离桂林到达香港。随后按周恩来指示,赴新加坡开辟海外宣传阵地。他与郁达夫、沈兹九等人一起,创办报刊,在群众中进行抗战宣传。茅盾在国内,也经历了新疆、延安、香港、桂林、重庆……一路奔波,几经风险。然而,就在行走的路途中,茅盾得到了胡愈之病故的消息。
那是1945年的5月份,茅盾一行人从香港脱险。走东江,过衡阳,到达桂林。一路的同伴中,就有胡愈之的二弟胡仲持。当时信息渠道不畅,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曾一度见到胡愈之遭遇不幸的消息。后来有可靠消息传来,知道胡愈之一行人尚健在,大家不由松了一口气。但到了5月,似乎确切的消息传来——“胡愈之病故”。此时的茅盾感到:“我们的震动实在难于想象!”
很快,茅盾便写出了一篇悼念胡愈之的文章:《不可补救的损失》。他在文章中说:“中国文化界又丧失了一位卓越的战士,中国民主运动丧失了一位领导者,这损失太严重了!”几天后,茅盾有了一点时间,他又较为从容地为老友写一悼念文字:《悼念胡愈之兄》。悼文中,茅盾回顾了他们两位在商务印书馆的印象及认识经历,对胡愈之的工作能力,予以了充分肯定。对他的为人,茅盾评说:“他供献他的经验和智慧,代人设计,代人拉稿,甚至还代人调解人事纠纷;他任劳任怨,不为名,不为利,白赔上精神和时间,以此为乐。”从更广大意义去观察:“他在文化出版界二十年,始终没有独树一帜或组织小集团的不光明正大的企图,的确是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以民族文化的利益为大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