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民族英雄马本斋--国家史册
马本斋纪念馆[JiNianGuan]
电影《回民[HuiMin]支队[ZhiDui]》海报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2月7日是民族英雄马本斋病逝67周年纪念日。
抗日[KangRi]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活跃着一支以回民[HuiMin]兄弟为主组成的抗日[KangRi]部队——回民[HuiMin]支队[ZhiDui]。这支部队屡建战功,威震敌胆,给日本[RiBen]侵略[QinLue]军以沉重打击,被八路军冀中军区誉为“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毛泽东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HuiMin]支队[ZhiDui]”。马本斋就是这支英雄的回民[HuiMin]支队[ZhiDui]的司令员。
马本斋,1902年出生于河北省献县的一个回族贫苦农民家庭。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因不满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奉行的对日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卸甲,回到故乡河北省献县东辛庄。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RiBen]侵略[QinLue]军很快侵入他的家乡河北献县一带,烧杀淫掠,无恶不作。马本斋随即在家乡组织回民[HuiMin]抗日[KangRi]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RiBen]侵略[QinLue]军。1938年4月,他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HuiMin]教导总队,他任总队长。他指挥这支部队,在敌后袭击敌人、拔除据点,屡建奇功。
在党组织的教育下,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和抗日[KangRi]战争烽火硝烟的考验中,马本斋的政治觉悟迅速提高,他深深地感受到党的伟大,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打败日本[RiBen]侵略[QinLue]者,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伟业。”1938年10月,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回民[HuiMin]教导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HuiMin]支队[ZhiDui],马本斋任司令员。1942年8月,回民[HuiMin]支队[ZhiDui]奉命到达冀鲁豫[LuYu]抗日[KangRi]根据地,他被任命为冀鲁豫[LuYu]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HuiMin]支队[ZhiDui]司令员。马本斋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回民[HuiMin]支队[ZhiDui]和广大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改编后的回民[HuiMin]支队[ZhiDui],在他的率领下,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迅速发展到2000多人,成为八路军冀中军区野战化较早的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
日本[RiBen]侵略[QinLue]军为消灭回民[HuiMin]支队[ZhiDui],无所不用其极,但都没有能够得逞。1941年8月27日,日本[RiBen]侵略[QinLue]军抓走了马本斋的母亲白文冠,企图逼降素有孝子之名的马本斋。同时,以马母为诱饵,诱使马本斋率部来救,以乘机消灭回民[HuiMin]支队[ZhiDui]。日本[RiBen]侵略[QinLue]军用种种手段,逼迫马母给马本斋写劝降信。但是,深明大义的马母宁死不屈、义正辞严地拒绝敌人:“我是中国人,我儿子当八路军是我让他去的。劝降?那是妄想!”马母绝食7天,以身殉国。回民[HuiMin]支队[ZhiDui]指战员纷纷请战,要为马母报仇。马本斋沉痛地劝说战友们,“以大局为重,不要上敌人的圈套。”他向母亲写下誓言:“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
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领回民[HuiMin]支队[ZhiDui],不惧牺牲,浴血作战,奋勇杀敌,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和冀鲁豫[LuYu]边区,所向披靡,屡建战功,打得日本[RiBen]侵略[QinLue]军闻风丧胆。
1943年底,他在率部参加冀鲁豫[LuYu]抗日[KangRi]根据地反蚕食战斗中,颈后长了毒疮。由于战事繁忙,加之缺医少药,未能及时治疗,不久病情加重。1944年1月底,回民[HuiMin]支队[ZhiDui]奉命开赴延安。出发前,他抱病为部队作了最后一次动员,叮嘱同志们“要跟着党,跟着毛主席,抗战到底!”同年2月7日,马本斋在冀鲁豫[LuYu]军区后方医院不幸病逝,时年42岁。3月17日,延安各界举行马本斋追悼大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送了花圈和挽联。毛泽东的挽词是:“马本斋同志不死!”周恩来的挽词是:“民族英雄、吾党战士!”朱德的挽词是:“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链接
马本斋纪念馆[JiNianGuan]
民族英雄马本斋烈士纪念馆[JiNianGuan]位于河北献县本斋村北,占地6000平方米。纪念馆[JiNianGuan]由展馆、塑像、开旗台、矮墙、大门等组成,纪念馆[JiNianGuan]主体部分采用了伊斯兰风格,纪念馆[JiNianGuan]入口设高大的穹窿,墙面上采用典型的伊斯兰窗及入口穹窿两侧的火焰券柱廊等。
马本斋烈士陵园
马本斋烈士陵园位于山东莘县张鲁回族镇南1000米处。1944年2月,冀鲁豫[LuYu]军区第三分区司令员兼回民[HuiMin]支队[ZhiDui]司令员、著名的回族抗日[KangRi]英雄马本斋病逝后安葬于此。1954年,烈士灵柩移至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1985年在烈士原葬处重建。陵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670平方米。重建后的陵园融合古代建筑与阿拉伯建筑风格于一体,庄严、典雅、肃穆。每逢清明节,总有不少人到陵园扫墓。
电影《回民[HuiMin]支队[ZhiDui]》(1959年)
影片根据华北抗日[KangRi]活动中的真人真事改编,成功地将回族英雄马本斋的形象再现于银幕,并通过其成长过程,反映了一支自发武装组织,经过党的教育和斗争磨练,成长为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人民武装队伍的曲折经历。片中马本斋的扮演者里坡表演十分到位,成功表现了人物勇武、真诚、单纯的个性特征,电影公映后,观众们一直就用“马本斋”来称呼里坡。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发行的该片是老八路李俊执导的第一部故事片,也是国庆10周年献礼影片之一,于1959年上映。
电视剧《民族英雄马本斋》
本剧改编自马本斋之子、海军某部副政委马国超本人所写小说《马本斋》(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共19集。“以前虽然有很多文艺作品讲述父亲马本斋的英雄事迹,但是几乎都是讲述他的抗战故事,而这次由我参与编导的作品,则是反映了我父亲一生的传奇经历。”马国超说。2008年,这部电视剧为配合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在中央电视台强档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