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凤仪暴乱中牺牲的山东南下干部--国家史册
在重庆万州区恒合乡烈士陵园中,与卞洪运烈士墓并排的还有山东南下干部、中共万县龙驹区委组织科长牟鸿儒及凤仪征粮队队员米兆代、卓云、刘洪山四位烈士的墓,他们也都是山东人。曾跟随牟鸿儒在凤仪征粮队工作的退休教师邹兴文根据自己的亲自经历撰写了《凤仪暴乱始末》、《细微末处见真情——忆牟洪儒同志》等文章,详细回忆了牟鸿儒等烈士的英勇事迹。
牟鸿儒,山东博兴县人,1926年出生于贫农家庭,抗日战争后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1949年进军西南后,12月上旬被派任中共万县龙驹区委组织科长,旋即率征粮队到凤仪工作。
在邹兴文印象中,牟鸿儒勤奋刻苦,虚心好学、工作踏实,实事求是。他既抓重点,又能点面结合。每到工作汇报时,总是刨根问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公粮负担问题上,他认真细致,对发出的征粮通知单逐户检查;除求公平外,也兼顾负担能力,即使对地主也一视同仁,使当年凤仪的征粮工作一直名列万县前茅。
暴乱前夜开完会后,夜已深了,牟鸿儒显得有些疲惫。邹兴文他们开玩笑说:“牟科长,你想家吗想老婆吗”牟鸿儒深思了一会儿,跑到楼上寝室内拿来一根长约两三丈长的洁白的捆背包线绳,深情地说:“我也是人,怎么不想家,我离家已两年多了,母亲已年老,弟弟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战斗,生死不明。我结婚已多年,但和妻子相会的日子不多,至今仍无子女,这根绳子就是我南下时临走的晚上妻子连夜为我赶搓的,多贤淑的妻子啊!我经常想到妈妈和家中人,恨不得马上回家,但一想到全国仍未完全解放,劳动人民还在受苦,也想尽到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与家人团聚的梦,只能待以后圆了……”他泪花闪烁,显得更憔悴和疲惫。
次日凌晨,牟鸿儒很早就吃了早饭,准备按照昨夜会上的决定去小龙盘。反革命暴乱枪响后,他提着上膛的短枪准备冲出迎敌时,忽然大叫一声:“唉呀,我的文件包。”当即返回楼上取走文件包再次冲出。为了严守国家机密,他错过了组织同志们武装对抗和适时冲出的大好时机,而被逼翻越后院墙去了街民李元松宅后一孤楼上。
仅有一支短枪、13发子弹的牟鸿儒沉着镇静地从窗孔中射出一枪,匪中队长李少青被当场击毙。枪响引来了众匪徒,他同匪徒对射,匪徒虽以火枪、步枪、手枪、手榴弹、土火炮转攻,打得屋瓦粉碎,墙壁上弹痕累累,但不敢近前。匪徒们高喊“缴枪不杀”,他却大骂:“牟老子有枪一支,有本事的上楼来拿。”
无可奈何之下,匪徒们从街民家掠来几床棉絮,顶在头上去孤楼底层,用步枪、手枪向上射去,但因木板太厚、射程太近加速不够,未能打穿楼板,没有伤及牟鸿儒。匪徒们又准备用粮油引火烧楼,但因街民哀求怕毁了整个场镇而未实施。
牟鸿儒与匪徒已对峙6小时。正当匪徒无计可施之时,王寇南、蒲柏衡、蒲汉卿等匪首坐着滑杆来场了,他们命令“大刀会”在李元松堂屋内焚香秉烛敬了“师爷”,喝了“神水”后,一起涌向孤楼唯一的门口。匪徒金英刚首先破门而入,一梭标刺中牟鸿儒的胸膛,众匪徒跟着轮番穿刺,牟鸿儒在弹尽援绝后,身负31孔壮烈牺牲在匪徒的屠刀下。(陈巨慧 刘程程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