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潜伏于汪伪巢穴中的地下党员华克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华克之,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上的杰出战士。早年是国民党左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从事反蒋活动,1935年策划和主持了刺杀汪精卫的事件。1939年进入潘汉年的情报[QingBao]系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潘汉年在香港和上海[ShangHai]工作的得力助手。
八路军驻港办事处设在香港皇后大道中18号,门口挂着一张“粤华公司”的牌子,以经营茶叶生意作掩护。
1939年潘汉年到延安参加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以后,就被留在中央社会部搞情报[QingBao]工作,不久他到香港治疗眼病,组织上让他顺便抓一下香港的情报[QingBao]工作。
潘汉年的眼疾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很快痊愈,病愈后,中央任命他为中社部副部长,留在香港主持第一线的情报[QingBao]工作。又指定他负责组建华南情报[QingBao]局,统一掌握和领导包括香港和上海[ShangHai]在内的华南地区的情报[QingBao]工作。
香港和上海[ShangHai],是当时敌我友三方情报[QingBao]工作的主要战场,尤其是上海[ShangHai],一直就是远东最大的情报[QingBao]中心,是中统、军统各种特务机关活动的重要据点,苏联和第三国际也同时在这里设有情报[QingBao]活动站。潘汉年到任伊始,就着手四处物色人才。廖承志的助手、八路军驻港办事处副处长连贯是华克之的老朋友,深知华克之的能力和为人,便向潘汉年推荐。于是华克之在香港中环的皇后大酒店里,由连贯介绍,第一次见到了潘汉年和廖承志。
华克之从延安返回华南后,就一直奉中共指示在李济深和陈铭枢等人身边工作,做延安和华南民主力量之间[ZhiJian]的信使,盼着组织来人找他。现在,潘汉年带着党组织的信任和重托来了,他感到万分激动。
潘汉年对华克之提出,要他返回上海[ShangHai]给中共做情报[QingBao]工作。于是,华克之化名为张建良进入了潘汉年的情报[QingBao]系统。潘汉年首先要求华克之担任他在港沪两地情报[QingBao]班子的联络人,华克之利用对上海[ShangHai]的熟悉和各种广泛的社会关系,来往于上海[ShangHai]和香港之间[ZhiJian],一路畅通无阻。
与华克之一起担任沪、港之间[ZhiJian]交通和联络工作的,还有一位名叫董慧的年轻女子,她是香港大银行家的女儿,以董事长小姐的名义,穿梭于其父在香港的道亨银行总行和上海[ShangHai]分行之间[ZhiJian],堂而皇之地做着中共地下党的工作,这个董慧后来成为了潘汉年的终身爱侣。
通过华克之和董慧卓有成效的活动,中共港沪两地情报[QingBao]据点之间[ZhiJian]的联系建立起来了。
1939年底,由廖承志和潘汉年介绍,华克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华克之有位生死至交名叫任庵,又叫张子羽,是他在从事反蒋活动时结识的。此人虽然在国民党军政界任职,却不满蒋介石的作为,同情共产党。他与华克之一见倾心。华克之呼任庵为兄,连他的名字“克之”,也是这位兄长赠送的。华克之一生用过的名字多不胜数。然而只有这个名字终生使用。
后来晨光社行刺汪精卫事发,任庵也受到牵连,遂离开南京,隐居上海[ShangHai]租界。华克之回到上海[ShangHai]后,重新与任庵取得联系。在兄长任庵面前,华克之丝毫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他将自己刺汪后颠沛流离,以及后来投奔延安、委派华南的经过一一说了,限于纪律,将在潘汉年领导下工作一事略过不提。只是表示,他目前从事的是爱国事业,希望能得到任庵的支持。
任庵当然能猜到华克之所说的“正义的事业”是什么,他当即表示,凡是有利于抗日救国的事情,他一定不计个人利害,尽力去做。一次,华克之托任庵向军统头子戴笠送一封信。原来,潘汉年手下有位情报[QingBao]干部名叫袁殊,与日本驻上海[ShangHai]的情报[QingBao]机构“岩井公馆”以及国民党军统都有情报[QingBao]联系。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多面间谍。为了更好地利用袁殊的关系搜集情报[QingBao],进一步打入“岩井公馆”,潘汉年让袁殊出面主持了一个汉奸组织“兴亚建国社”,想通过这种途径获得日伪方面更有价值的情报[Qing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