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向秀丽--中国年鉴网
据新华社广州5月12日电(记者毛一竹)在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的烈士纪念馆,参观者会看到这样一幅油画:火海深处,向秀丽[XiuLi]拼尽力气向烈火扑去,用身体堵住了来势凶猛的火流。画上表现的情景距今已经过去53年,但人们从来不曾忘记向秀丽[XiuLi],每年清明节时成千上万的中小学生来到这里悼念这位救火英雄。
1933年5月13日,向秀丽[XiuLi]出生于广州市一个贫苦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向秀丽[XiuLi]在广州市何济公药厂工作。药厂里的工作辛苦劳累,但向秀丽[XiuLi]从未埋怨过一句。向秀丽[XiuLi]的入党介绍人吕燕珍曾这样评价说:“向秀丽[XiuLi]是个做事踏实的人,凡事听从组织安排,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讲价钱,不多出声,为人实在正直。”
1958年12月13日晚,向秀丽[XiuLi]和另外两名年轻女工罗秀明、蔡秋梅在药厂4楼化工车间加班制造化学药剂“甲基硫氧嘧啶”。当时,罗秀明正要把一瓶净重25公斤的无水酒精[JiuJing]倒入量杯,向秀丽[XiuLi]见她提得吃力就去帮忙。一杯、两杯……最初她们配合得非常默契。但就在向秀丽[XiuLi]开始倒第三杯酒精[JiuJing]时,越来越倾斜的瓶身突然失去平衡,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20多公斤的酒精[JiuJing]倾泻出来,流向车间内10个火红的煤炉。一接触到煤炉的热气,酒精[JiuJing]刹那间燃烧起来,车间内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更可怕的是,7桶60公斤重、用煤油浸着的金属钠就放在离酒精[JiuJing]倾泻处不到4米的地方,金属钠遇水或高温便会立即爆炸。到时不仅整个工厂将毁于一旦,还会殃及上下九商业区的商铺、居民、学校。
向秀丽[XiuLi]来不及为自己考虑什么,她拼命地用帽子、围裙拨酒精[JiuJing],阻止火势蔓延。火流仍在迅速蹿动,金属钠已经冒起了白烟。向秀丽[XiuLi]拼尽全身勇气和力量猛地扑在地上,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来势凶猛的火流。
在医院昏迷了三天三夜后,向秀丽[XiuLi]渐渐清醒过来。她睁开眼睛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金属钠有没有爆炸工厂有没有损失罗秀明有没有受伤”
住院治疗期间,向秀丽[XiuLi]以超乎想象的意志力忍受着病痛的摧残。护理过她的医生、护士由衷地感叹:“这是一个多么坚强的人啊!”尽管医院千方百计进行抢救,最终未能挽救向秀丽[XiuLi]的生命。火灾33天后向秀丽[XiuLi]去世。
向秀丽[XiuLi]舍身救火的事迹[ShiJi]传开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向秀丽[XiuLi]精神”的热潮。林伯渠、董必武、郭沫若、陶铸等国家领导人为她作诗题词。林伯渠在诗中写道:“磊落光明向秀丽[XiuLi],扶危定倾争毫厘;一身正比泰山重,风格如斯世所师。”1959年,广州市人民政府追认向秀丽[XiuLi]为革命烈士。
链 接
■连环画《向秀丽[XiuLi]》
向秀丽[XiuLi]的事迹[ShiJi]经报道后,全国迅速掀起了一股向英雄学习的热潮。在这种情况下,广州美院等部门对向秀丽[XiuLi]的英雄事迹[ShiJi]进行编绘,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于1959年3月出版《向秀丽[XiuLi]》连环画,以表达对烈士的敬意。随后,全国各地先后有多家出版社将向秀丽[XiuLi]的英雄事迹[ShiJi]改编成连环画。这些作品充分利用连环画的特点,很好地诠释了向秀丽[XiuLi]光荣的一生。这一系列的连环画是那个火红年代的产物,也是鼓舞和教育青少年的好读物。向秀丽[XiuLi]的事迹[ShiJi]将永远鼓励和教育下一代。
(本报记者 王逸吟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