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一曲近90载的“青春之歌”--国家史册
“1922年初春,我出生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我今年已经89岁了……”23日,著名电影[DianYing]表演艺术家秦怡在上海茂名路的电影[DianYing]艺术沙龙内向新华社记者娓娓道来。
这一天秦怡的行程排得很满,她与诗人桂兴华排练了将于6月赴京演出的新诗《相约1921》,她细致入微地为友人排忧解难,还要抽空为影迷签名留念等。“快90岁了,我还是不想停下来,我所做的事,其实就是一个[YiGe]普通党员应尽的义务。”她的眼眸透出和蔼与从容。
一步步走近“林红”
“1959年5月20日,我在上影演员剧团入了党。介绍人是孙永平和智世明。我自己[ZiJi]也没有[MeiYou]料到,我入党后接到的第一个[YiGe]角色[JiaoSe]正是扮演一名视死如归的女共产党员[GongChanDangYuan]——电影[DianYing]《青春之歌》中的林红。”秦怡说。
秦怡细数自己[ZiJi]70多年表演生涯中的50多个话剧和电影[DianYing]角色[JiaoSe],其中有六七个是共产党员[GongChanDangYuan]的形象。“‘林红’尽管戏不多,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当年我接到角色[JiaoSe]的第一反应是,我这胖乎乎的身材,怎么能演好铁窗里的共产党人呢?”
她回忆说:“当时中央电影[DianYing]局领导陈荒煤专门来找我,他说演好林红不是看表面胖瘦,而是要有气质。”
后来[HouLai],秦怡欣然接受了这个角色[JiaoSe],她和整个剧组从表演、服装、灯光、摄影等多角度反复琢磨,最终向“林红”这个角色[JiaoSe]一步步靠近。
“我穿上黑色的破旗袍,身上是‘斑斑血迹’,摄影师聂晶尽量减少了用‘低角’和‘红光’来拍我,最终‘林红’的形象‘站了起来’。”秦怡说。
“至今我都觉得,林红是我扮演的共产党人中最美的一个[YiGe],这不是说形象好看,而是人物竖起来了,是用精神和信念去打动观众。”秦怡至今还记得,当时在片场拍摄林红赴刑场前向狱中同志讲述丈夫从容就义的一段场景。“一开拍,整个片场静得不得了,我只听到我自己[ZiJi]的声音,念完台词之后,我自己[ZiJi]被林红丈夫的英勇事迹再一次震撼了,我整个身心都融入了戏中。”
不仅仅是《青春之歌》
“当然,不仅仅是《青春之歌》里的林红,我扮演过不少共产党员[GongChanDangYuan]的形象,比如《红色的种子》里的华小凤,《浪涛滚滚》中的钟叶平,《风浪》里的肖玉华等……”
尤其令秦怡难忘的是1965年《浪涛滚滚》的拍摄过程。在这部戏中,她饰演了电影[DianYing]生涯中第一个[YiGe]党委书记的形象——钟叶平。“要知道,在和平时期担任一个[YiGe]水利工程的党委书记,而且是女书记,这是一件很难的事。”习惯在拍摄前实地深入生活的秦怡感慨道。
“水利工程太专业了,我连夜搬来了一大堆书,有时一看就看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一早又起来排戏;终于,我的脑海中有了不少专有名词,这样演起戏来才更加真实。”
后来[HouLai],秦怡在这部影片中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周总理的好评。她回忆说,周总理当年对《浪涛滚滚》的肯定,成为一种持续的激励,“他的那番话,鼓励我有勇气度过后来[HouLai]的肠癌手术和‘文革’期间的风风雨雨。”
奉献不分戏里戏外
“拍戏的人没有[MeiYou]季节,零下30摄氏度也可以穿着单衣,还扇扇子。零上40摄氏度,也可以穿着棉衣,围着围巾。严冬腊月往河里跳,酷暑也要往火里钻。可是无论吃多少苦,每当一段样片出来时,大家[DaJia]抢着看自己[ZiJi]在片子里是否有不足之处。”
这是秦怡在2009年上影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一段激情演讲,台下几代电影[DianYing]人听到动情处不禁热泪盈眶。
秦怡说,这段有感而发的话,有不少缘自上世纪50年代电影[DianYing]《铁道游击队》的拍摄过程。“导演让你跳水就跳水,让你跳火(堆)就跳火(堆),跟战士上前线一样。”那段时间的“煎熬”,还让秦怡得了夏季全身长痱子的毛病,多年以后依然挥之不去。
她还记得,当时扮演政委的冯喆就是一名资深的共产党员[GongChanDangYuan]。“他是我们这些人的一个[YiGe]表率,不分戏里戏外,他总是叫我‘大嫂’(戏中角色[JiaoSe]芳林嫂),后来[HouLai]我才明白,他是在动员我为大家[DaJia]多服务!”
“天气热,剧组里吃的几乎都是馊饭。冯喆就跟我说‘大嫂,去弄点吃的吧’。还拉着我一起去买,当时大家[DaJia]都很拮据,只能凑钱买些面条和辣酱充饥,也算是相互关心;没我的戏时,我还帮男演员们洗洗衣服,缝缝补补。”秦怡很兴奋地说着“游击队”的往事。
“奉献不分戏里戏外。”这是秦怡经常说的一句话。在2008年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不久,她果断捐出了家中21万元的积蓄,慷慨义举令不少影坛后辈为之感佩。“其实那算不上是慈善,那是一个[YiGe]共产党员[GongChanDangYuan]的义务。”她说。
90岁是个从容的年龄
“90岁应当是个从容的年龄。别以为我老了,其实我挺开放的,我很想告诉年轻人,应当如何去看待今天的生活和90年的党。”秦怡的声音铿锵有力。
她说,上世纪50年代末,自己[ZiJi]入党时,坚信“共产党员[GongChanDangYuan]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你如果没有[MeiYou]无比的勇气和坚定,很难经受住现实的考验,即使加入了共产党,我还是常常想,入党后还是要坚持考验自己[ZiJi],我常常问自己[ZiJi],‘你行不行’?”
“我很小的时候就对‘四·一二’大屠杀的残酷场景有一些认识,后来[HouLai]参加抗战,一路辗转到了重庆。现在的年轻人大概很难想象,苦难其实也是一个[YiGe]人的财富。后来[HouLai]在重庆时,尽管连一杯茶都要大家[DaJia]分着喝,尽管还没有[MeiYou]加入共产党,但我依然坚持要去演出,要为党做些事情。”她说。
即将步入90高龄的秦怡,依然没有[MeiYou]停下她的脚步。她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今天的她还坚持每天读报、看书,抽空还动笔编写自己[ZiJi]喜爱的剧本,希望能够有机会投拍电影[DianYing]。
5月27日,由民间发起设立的秦怡电影[DianYing]艺术馆即将在上海闵行区启用。秦怡说,希望这个艺术馆能为年轻人与电影[DianYing]之间搭建一个[YiGe]沟通平台。“我想,电影[DianYing]文艺工作者和观众可以在这里开展不定期的交流,大家[DaJia]彼此听听对电影[DianYing]的看法和建议,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记者许晓青、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