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高文华:为革命忍痛卖子 曾任河北省委书记--国家年鉴(2)
3
思儿心切哭断肠
“弟弟一定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尽管经过多年寻找,最终传来的是坏消息,但在高鹰老人心中,却一直这样坚信着。
贾琏的外孙女吕欣驰告诉笔者,新中国一成立,外公高文华[WenHua]和外婆贾琏就托人去唐山寻找孩子的下落,也曾请河北省[HeBeiSheng]公安厅帮助寻找,后来得知,被收养后,廖东光长到八九岁时,与养母因流行疾病先后病逝。“表哥晚年患病在长沙,神志已经不太清楚时,我去看他,他还好几次对我说,有人传说他卖掉的儿子[ErZi]流落到了湖南,让我和他最后一个秘书井宁帮他去找。”作为高文华[WenHua]的表弟,今年已90岁高龄的贾醉公曾多次在湖南各地为表哥找孩子。“解放以后,我和表哥经常见面,以前从未听他提起找儿子[ErZi]的事。”在贾醉公看来,直到晚年神志有些不清时,才让他帮助找儿子[ErZi],说明“表哥心里一直压抑着对儿子[ErZi]的思念,平时埋藏得太深了,因神志不清无法控制时才能表达出来。”“母亲一和我们提起失去的弟弟,就要哭上一场,但父亲只是沉默。”高鹰告诉笔者,解放后,她和丈夫曾多次利用各种机会寻找失去的弟弟,“家里人多希望他还活着,在新中国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啊。”“外公外婆很喜欢孩子,最喜欢一家人团聚的时候。”吕欣驰告诉笔者,上世纪60年代,湖南益阳老家的人曾给她们寄过一张外婆在1935年前后与两个女儿的合影,“问过外婆才知道,这张照片之所以寄回老家,是外婆怕万一自己与外公牺牲了,两个女儿没人照顾,老家人可凭着照片找到她们,帮忙照看。”
高鹰对父母当年的举动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那一代人,受了太多苦,也做了很多今天的人无法理解的选择,因为他们总是把信仰、理想看得高于一切。”
“廷哥生前从不愿意宣传这些事。”湖南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南丰村的廖淦中是高文华[WenHua]的堂弟,作为资阳廖氏七修族谱的主编,他把高文华[WenHua]排在了当代人物中的第一位。“从年轻时,廷哥做的那些事就是蛮轰动的。”
廖淦中口中的“廷哥”就是高文华[WenHua],原名廖湘锜,字廷干,又名廖剑凡。”
在同辈人眼中,家境贫寒的“廷哥”虽因生活所迫12岁就辍学做学徒、当工人,但他却“很爱想事儿”。
1922年8月,当时还叫廖湘锜的高文华[WenHua]报名参加了由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当时的考官后来回忆,这位当时刚满17岁的青年表示自己来学习的目的就是想弄明白为什么不种田的地主豪绅穿绸缎、搓麻将、吃山珍海味,而种田的百姓却没饭吃、少衣穿。
带着同样的问题,1925年5月,因在长沙、益阳组织罢工失败愤而改名廖去恶的高文华[WenHua]又南下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去学习“革命的真本事”。“由于高文华[WenHua]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地下[DiXia]工作[GongZuo],所以他用过很多化名,但最后高文华[WenHua]的名字却满含着为建立独立自主、高度发展、文明富强的新中华而奋斗的寓意。”唐振南说,从廖湘锜到高文华[WenHua],名字的变化划出了一道我党第一代地下[DiXia]工作[GongZuo]者为理想而战的人生轨迹。“他从不抛头露面,总是保持低调。”唐振南认为,以高文华[WenHua]的革命资历,新中国成立后,最高职务只是轻工业部副部长、水产部党组书记,1994年临终前,仍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授予的行政六级工资,“与同资历的人比,算得上吃亏了。”“相比死去的人,我们算是幸运的了。”秘书井宁却不止一次听高文华[WenHua]如是说。
能上 能下,毫无 怨言 ,只要奉献,不图索取。
获得这样的评语,高文华[WenHua]当之无愧。(记者 马彦铭 通讯员 雷越毅 石科圣)
人物小传
20岁,他的名字还叫做廖去恶,在家乡湖南宜阳县(今益阳市),他燃起了农民运动的烈火,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确立了砸碎旧世界的革命志向;
30岁,为了维持中共北方局正常运转,已改名高文华[WenHua]的他忍痛把亲生儿子[ErZi]卖掉,为党筹措革命经费[JingFei];
40岁,他和妻子比翼齐飞,共同出席党的“七大”,成为一生的骄傲与辉煌;
50岁,他已是轻工业部副部长,为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贡献力量。
70年革命生涯中,他辗转多地,两任省委书记,三任副部长,无论是从事地下[DiXia]工作[GongZuo]的危机四伏,还是参与发动、组织领导“一二·九”运动,无论在家乡湖南,还是在他乡河北,这位党的第一代地下[DiXia]工作[GongZuo]者始终只图奉献,无意索取。
高文华[WenHua],曾被毛主席笑称“又高又有文化”的“一员虎将”,历经战争年代的洗礼与和平环境的考验,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