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邱少云:生命在烈火中辉煌--国家年鉴(2)
苦大仇深
邱少云生于1926年,家住铜梁县原关溅乡十一保邱家沟(今少云镇少云村四社)。父亲邱炳云主要靠佃田耕种、外出当雇工以及农闲做篾货维持全家6口人的生计,并将邱少云等四兄弟养大。
父亲身强力壮,心直口快,有一种宁折不曲的倔强。1935年,他为资本家龚太和护送纸船(土纸)到重庆交货,遭人嫉恨,在一个夜里被人推入涪江激流中淹死。当时,四个孩子皆年幼,大儿子邱东云13岁,二儿子邱少云9岁,三儿子邱少全6岁,四儿子邱少华仅3岁。母亲邱龙氏为了养家糊口,白天黑夜忙着用竹篾编筛子、簸箕、背篼等农家用具,由老大邱东云每天挑着到关溅、安居等场镇去卖;老二、老三年龄小也得尽力,就到野外捡狗粪、割牛草卖。这样挣得几文钱,勉强供一家生活零用所需。由于长期劳累过度,贫病交加,其母也于1939年撒手离开人世。
父母双亡后,邱少云四弟兄完全失去了依靠。由伯父邱福山作主,大哥邱东云和13岁的邱少云被送出去帮人当雇工,老三、老四太小,暂由伯父收留,帮着割草放牛。
邱少云从小在苦难的童年生活、悲惨的家庭遭遇中煎熬,受尽地主豪绅的压迫剥削,但他并不逆来顺受。13岁起,他先后在农村当雇工,学木匠、泥瓦匠,到安居镇樊述清面馆当学徒、跑堂,去团碾佃种地主李炳云的田土,在关溅场街上当粮丁等……苦难的经历,在邱少云心灵深处埋下了对旧社会仇恨的种子,形成了他刚强正直、宁折不曲的性格。
获得解放
1948年夏,人民解放战争捷报频传,蒋家王朝摇摇欲坠。一天,邱少云在关溅街上赶场,因被保长出卖,被国民党川军刘义的18团抓了壮丁,被捆绑起来送往县城藕塘湾。伯父得知后,叫伯母带着四弟邱少华赶去看望。不几天,邱少云被送往陕西,补充到胡宗南部53师当兵。在53师的一年多时间,邱少云不但忍饥受寒,还要受当官的打骂,进一步增加了他对旧社会和旧军队的仇恨。
1949年4月,国民党南京政府覆灭。胡宗南部在陕西兵败如山倒,急往大西南溃退,将力量麇集于成都地区。12月8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成都战役,取得胜利。人民解放军10军29师接管了邱少云所在的这支投诚部队,随后开往内江整编和驻防。邱少云是第一批获得解放的战士,他开始接受人民军队的教育。
在文庙内经过3个月的政治学习和忆苦教育后,邱少云切身感受到,解放军是受苦人自己的军队,军民亲密如鱼水,官兵平等似兄弟。他自愿留下当解放军,被编入29师87团3营9连2排6班,从此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苦学本领
1951年2月初,师军干校分配所属400多名学员到连队工作,四川内江的郭安民恰好与邱少云同连。郭安民在去连队的半路上,遇到了热情前来迎接的小分队,大家跑上前来抢着帮助背行李。郭安民的背包被一位战友抢了过去,“仔细打量了一下,他好像比自己大两三岁,中等个,一脸诚挚地望着我笑。经交谈,才知道他叫邱少云,还是老乡。”
当时部队里有文化的人不多,战士绝大多数都是文盲,有了郭安民这个“文化人”,给战友们写信、念信就方便多了。在邱少云的一再恳求下,郭安民被分配到邱少云所在的2排6班,他俩成了并肩战斗的战友。
当时,部队有两大任务:一抓军训,二抓文化。邱少云和郭安民结成了“文武结合”的帮学对子,商定的互帮互学条件是:郭安民帮他学文化,一个月学会写简单的书信和决心书,邱少云学得很刻苦,没有纸,他每天就用树枝在雪地上划着练习;邱少云的“五大技术”很好,负责帮助郭安民学习军事本领,双方进步都很快。
邱少云的一封家信,是在当年3月中旬写的,经郭安民修改后,由他本人抄正后寄回家里。信中说:“前些日子,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后一定要拼命打仗,不怕死。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像我们一样过上好日子,我牺牲了又算啥子嘛。”
烈火金刚
朝鲜战争打响后,1951年3月25日,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援朝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
到朝鲜后不久的一天,部队在一个村庄休整,正遇上敌人的飞机轰炸,整个村庄立刻成了一片火海,战士们立即投入了抢救工作。邱少云不顾生命危险冲进了一间燃烧着的窝棚,只见里面一位妇女已经惨死,邱少云抱起死者身边的一个可怜的孩子冲出了火海……目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邱少云胸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他下决心,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消灭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在敌军和我军阵地之间还有三千多米宽的开阔地,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必会导致我军较大伤亡,影响战斗的顺利进行。上级决定采用隐蔽作战的方式,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要使几百人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而不能有一个暴露目标,这个任务是何等艰巨。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争相请战。临行前,邱少云立下了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百多名身披伪装草网的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那蒿草丛生的开阔地埋伏了下来。
11日清晨,也许是敌人对这片开阔地的情况有所怀疑,几架敌机朝着志愿军的阵地投下燃烧弹。有一颗燃烧弹落在了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不一会,插在邱少云腿上的蒿草被点着了。火苗在升腾,邱少云后边,就是一条水沟,只要往沟里一滚,就可以把火扑灭。然而,这样就会暴露目标,整个战斗布置将全功尽弃,五百多战友将面临巨大的危险。后方的指挥员对此心急如焚。好一个钢铁战士邱少云,任凭火焰越烧越猛,他强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痛楚,以超常的毅力,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火烧得更大了。周围的战友甚至能闻到肉体烧焦的味道,而邱少云仍旧静静地趴在那里,直到火焰将他整个吞噬……
为了全体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最后胜利,邱少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黄昏来临,冲锋的时间到了。战友们怀着满腔仇恨,高呼着为战友报仇的口号,排山倒海般向敌人扑去。经过激烈的战斗,敌人全部被消灭,三九一高地上飘扬起胜利的旗帜。
战斗结束后,同志们在邱少云潜伏的位置上,看见他用双手在地上抠出的深深的土坑……(记者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