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胡乔木对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形成的贡献--中国年鉴网
在建党90周年之际,又恰逢《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过 30周年。30年前,为了清除“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为了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毅然决定对新中国成立30年来历史上的大事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即要做一个历史决议。通过这个决议,“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历史决议的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书记处领导下,由邓小平主持进行的。胡乔木作为决议起草的负责人,在贯彻落实邓小平、党中央的指示,在对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决议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分析评价及解决方案的提出上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
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是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整个“文化大革命”部分由胡乔木亲自起草。他对“文化大革命”发生原因的剖析,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特定内涵的阐释,对“文化大革命”性质的界定,都被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所采纳和认可。
关于“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这是起草历史决议的两个难题之一。在这个问题上,党内外意见很不一致。有人把“文革”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毛泽东个人,也有人延续1945年的历史决议的分析方法,从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和阶级根源上找原因。胡乔木认为:“个人的品质,个人的性格……不是说没有影响”,但是,“讲这些东西不能教育人民,不能教育群众”。另外,他不主张沿用1945年的历史决议。同时,他也不同意沿袭过去简单地从阶级根源找原因的传统方法。他说:“这不单单是一个阶级根源问题。”他认为,“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最根本是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认识和估计犯了错误。认为抓阶级斗争是党的最重要的工作,并把政治的作用估计到不适当的程度,说政治统帅一切,继而变成阶级斗争统帅一切;中国革命胜利,使毛泽东的威信越来越高,骄傲情绪的增长,个人专断的发展,党内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从而导致不幸的后果;国家本身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落后,革命成功后没来得及把落后的东西统统铲除掉,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文化、教育、知识分子等方面长期以来的偏向,对“文化大革命”的准备,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使我们党执政后缺乏成熟的理论和有效的监督;把反修防修不适当地扩大到国内、党内;追求空想社会主义目标,是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一个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1981年4月1日,胡乔木提出修改决议的新设想时,对“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又重新做了归纳。主要是两条:一条是社会主义历史很短,没有经验,不成熟,社会主义应怎么建设,怎么继续发展,本来不清楚,加上苏联扩张的影响;一个是社会主义在东方国家首先胜利,使得社会主义运动带上了旧的残余影响,中国封建主义社会的历史长,封建专制的遗毒对党内的影响比较大,使毛主席个人专断得以滋长。胡乔木的这些意见,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
对“文化大革命”性质的界定。在给“文化大革命”定性问题上,当时党内外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对立。有人称之为反革命,有人说十年动乱,也有人认为是一场政变,还有的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胡乔木认为,“文化大革命”不能在任何意义上成为一个革命。但也不是反革命。也不能称为动乱。因为“动乱没有政治含义”。他也不赞成政变说。经过反复分析和推敲,最终,他把“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定为“内乱”。
邓小平也赞成“内乱”这个提法。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维持了胡乔木的提法,即“‘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这个准确的定性,为我党在新时期实现拨乱反正奠定了理论的支撑。
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特定含义的阐释。“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在“文化大革命”中曾被反复宣传,并作为当时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共九大、十大通过的政治报告和党章,写入四届人大通过的宪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1月7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碰头会上,胡乔木就提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这个口号,“值得重新研究”。
在起草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时,针对有的同志担心否定“继续革命”的理论,会不会导致否定马克思的不断革命理论的疑惑,胡乔木指出:“革命本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意义:l、政治革命,即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革命。这是革命的原义……2、继续用革命精神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的而进行革命斗争。这是……革命的转义”。胡乔木认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之所以是错误的,就在于它有特定的内涵,即在无产阶级既已掌握政权的情况下,再谈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革命,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已证明是完全错误和十分危险的,是自己推翻自己的荒谬行为。至于继续用革命精神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目的而进行革命斗争,这当然是绝对不能动摇的。他说:我们现在主要是在革命的转义上来使用“革命”这个概念的。“今后的革命,主要不表现在阶级斗争上。不能搞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或生产关系的猛烈的变化。”为此,他主张这个口号“不但不宜再用,而且必须加以批判,以便统一党内外思想,使想再利用这一口号造反的人们陷入孤立”。
关于对毛泽东思想内涵的科学阐释
邓小平从起草历史决议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指出:“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也是当时“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为落实邓小平的指示,胡乔木对坚持毛泽东思想究竟坚持什么,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什么作了深入的探讨。
胡乔木认为,毛泽东思想有其特定的内涵,要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思想区分开来,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区分开来。他说:“所谓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学说……它是有逻辑性的。”不能把毛泽东思想等同为毛泽东的思想,理解为毛泽东的每一句话。
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加以区别,毛泽东的思想应以中共八大为分界,分为前期和晚期。1956年八大以前,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后期则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他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理论和实践上的错误发展越来越严重,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他对当时我国阶级斗争形势、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都是错误的。尽管毛泽东“一九五七年以后直至一九七五——一九七六年仍有不少好的见解,但基本倾向是背离八大路线的,并且错误愈来愈严重”。“我们现在要……对毛泽东思想加以肯定,对毛主席晚年的错误的理论和实践加以批判。”
胡乔木还把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概括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三个方面。他认为,所有这些,都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的新发展、新贡献。而这些原则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的。历史决议从第三稿开始,直到六中全会通过,胡乔木概括的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一直为大家所肯定,并在决议中占相当的篇幅(约2300字)。
胡乔木提出的两个区分和对毛泽东思想精髓的高度概括,解决了毛泽东思想是什么,坚持毛泽东思想究竟坚持什么的问题。正是这个问题的解决,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大业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