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富绅“逆子”罗亦农:忠诚的职业革命者--国家史册
罗亦农:除恶何足惜残躯
身为富家少爷,却关注工人和农民的命运;演说极具鼓动性,一张大嘴曾号召数十万工人上街罢工;
“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躯何足惜,大敌正当前。”临刑前,26岁的罗亦农写下这样的诗句。
富绅“逆子”替农民说话
罗亦农1902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易俗河镇的一个富绅家庭。他的父亲罗子厚是管辖罗家几所公堂的地方团总,还在当地开了家“石昌发”碓坊,做大米生意。
有一年,湘潭一带久旱无雨,罗亦农路过易俗河五房湾大垅,看到大泉井边一群农民顶着烈日,掏出井中湿泥巴救禾苗。
罗亦农上前打听,问一整天掏井,能挣多少钱?
农民回答说,他们都是租的田,天旱无水,掏井救禾,没有人给钱。
罗亦农说,租的是东家的田,救的是东家的苗,就该东家出钱。如果东家不出钱,也得从租谷中扣除,不然,不是为东家白出力吗?
农民们一听,觉得有道理,再不掏井了,找东家算账去了。
过后,这个东家告到了罗亦农的父亲罗子厚那里,罗子厚把罗亦农叫到跟前,指着他鼻子大骂了一通,说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叫他往后休管闲事。
此后,罗子厚常对人说,罗家出了个逆子。
让罗子厚感到恼怒的,还有邻居借钱一事。
当时,1元纸币值1块银圆,邻居向罗子厚借了200元纸币。后来,纸币贬值,两元纸币才值1块银圆。罗子厚非叫邻居偿还200块银圆,两家为此争执不下。罗亦农却为邻居说话,指责父亲贪财,罗子厚恼羞成怒,父子俩差点闹翻。
事后,罗亦农还在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存得天良,蒙庆受福;放开眼界,创业发家”,规劝父亲善良处世,安分持家,对人不要太刻薄。
经常有人喊罗亦农“少爷”,罗就骂人,并说最讨厌这个称呼,“少爷就是猪”。
私塾逃学 拜名师思“大事”
父亲送罗亦农入私塾读书,为的是光宗耀祖,没想到罗亦农经常逃学。
罗亦农11岁时,到湘潭下摄司向家塘郭月钦主办的学馆读书。
郭月钦思想开明,有正义感,不满当时政府的腐败,主张社会改革,主张学生要想大事。罗亦农在郭月钦的学馆中非常用功,很少回家。
经过郭月钦三年的教导和影响,培养了罗亦农追求公平正义的精神,开始思考“大事”。
14岁的罗亦农,考入美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湘潭益智学校。
由于不愿听神学课,反对做“礼拜”,讨厌教会对学生的限制,他不顾校方的禁令和警告,冲出校门,参加反日游行示威,参加码头捣毁焚烧日货的斗争,还参加迎接讨袁军的宣传活动。
读了两年益智学校,罗亦农退学了。有人问他不读书干什么,他回答说:“我要找一条出路,要到长沙去”。
父亲为了拴住他,在他16岁时为其娶了妻。族里的老人也被请出来,劝说罗亦农不要出去求学,而在家安心持家发财。而罗亦农的回答是“你把我留在家中是关不住的,我反正是要走的”。
婚后三个月,罗亦农便离开了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