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功高德厚 精神长存——深切怀念我们的父辈滕代远--国家年鉴
滕代远是久翔和军队退休干部久光、久明、滕飞、久昕的父亲,也是还在中纪委工作的久明(笔名柳春)的伯父。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杰出的领导人。今逢党的九十华诞,抚今忆昔,我们分外怀念他。兄弟缅怀共撰此文,寄托日久弥深的思念。
参与缔造指挥了人民军队
1904年11月2日,滕代远生于湖南麻阳一个普通苗族农家。1923年,他在湖南省第二师范读书时接触马克思主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义无返顾地投身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滕代远组织长沙近郊区农民协会积极支援北伐军,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彭公达评价滕代远是“湖南农民运动的杰出领袖”。1926年12月初,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和工人代表大会同时在长沙召开,滕代远以代行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的身份主持大会,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毛泽东出席了大会,两次发表重要讲话。大会结束后,毛泽东由滕代远、柳直荀陪同,考察了湖南六个市县的农民运动,撰写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滕代远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毛泽东,在和毛泽东并肩工作中,他们相互熟识、了解了彼此的风格思路和脾气性格。
“四一二”事变后,白色恐怖肆虐。中共中央召开了“八七会议”,决定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对革命群众的屠杀,组织和发动湘粤赣粤边界的“秋收起义”。滕代远被湖南省委任命为“秋收起义”部队直辖二团的团长,成为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领导人之一。
1928年7月,滕代远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指示,与彭德怀、邓萍等同志一起领导了平江起义,创建了红五军,任红五军党代表。12月,他和彭德怀率领红五军主力上了井冈山,与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胜利会师,任红四军副党代表。此后,他坚持井冈山斗争,英勇作战,为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1965年毛泽东重返井冈山时,曾深情地回忆说“当年井冈山的红军由四支部队组成。一支是我率领的秋收暴动起义部队,第二支是井冈山上原来的两支小的农民地方武装,第三支部队是八一南昌起义的部队。1928年12月由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五军也来到永新、莲花、宁冈一带与我们会合。这样,井冈山的四支部队对外称红四军、红五军。”
抗战爆发后,滕代远从苏联学习归来。1937年底就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作为军委主席毛泽东的得力助手。滕代远对发展我军多兵种作战尤其重视,向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多次建议“我军要自主建立炮兵团”。建议获得批准后,他日以继夜地组织谋划,选团、营、连领导骨干,从各地调集炮兵装备到延安。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我军各野战军、军区部队都建立起炮兵团,共装备野战山炮795门。滕代远特别重视情报工作,经周恩来副主席批准,他派人从香港购进近百台无线电台,大力组织对日军通信密码的破译工作,及时截获了日军企图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太平洋舰队和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乘机视察部队的绝密情报。毛泽东主席听了非常高兴,在滕代远陪同下专门接见有功人员,并且欣然为他们题词:“步步前进,就步步胜利!”滕代远随后也为有功人员题词:“我们是中共优秀党员,抗战英勇的战士,困难二字,在我们面前是没有地位的。”
尽心操办创新了延安抗大
1940年5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滕代远出任抗大总校副校长兼副政委。
滕代远到抗大任职时,正值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滕代远率领全校师生把战场当课堂。当时,抗大总校许多连队距离战场只有一二公里,学员和日军仅仅隔着一个山包,头上盘旋着日本军用飞机,耳边响着枪炮声,滕代远和教员授课不慌不忙,在山洼里上大课、山坡上会操有条不紊,敌人来了该打就打,敌人走了又开始学习。许多在课堂上搞不明白的作战指挥要素和关节点,在战后总结讲评时教员稍一点拨,学员就心领神会了,而且会记住一辈子。“战斗就是学习,学习也是战斗”成了抗大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我军将领成长摇篮的独有风范。
在抗大办学方向上,滕代远既着眼于部队目前作战需要,更把眼光放到未来我军的长远发展上。滕代远强调,“抗大培养出来的学员决不能只是懂得战争规律的理论家,学员个个都首先应该成为带兵打胜仗的作战指挥员。抗大的教学是否成功,要拿到真刀实枪的战场上去检验。你的作战对手——敌人恰恰会是我们抗大学员学习成绩的评分员。”
自1940年到1942年,在滕代远担任主要领导的三年里,抗大总校培训出学员千余名,他们边学习、边战斗,被铸造成能文能武的优秀指挥员,成为我军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直到今天,许多在世的抗大的老领导、老教员,以及遍及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曾在抗大总校学习、当过学员的同志,谈起老校长滕代远的严格要求、实事求是和深入细致的作风,无不动容,印象极为深刻。
倾情奠基开拓了人民铁路
全国解放前夕,中央决定滕代远从军事工作转作铁路工作,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讨论时,他第一个发言,愉快地接受党的安排,表示愿做一辈子铁路工作,努力把铁路工作搞好。
1949年夏,滕代远到哈尔滨铁路局检查工作,他对刚从部队转业的同志说,“我也是刚从军队里下来,才搞铁路,新的形势要求我们重新学习,尽快从外行变成内行。”他带头夜以继日地学习铁路建设和管理知识,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指导经营管理和技术改造,使战争时期毁坏严重的铁路迅速得以恢复。
铁道部建立伊始,为彻底改变旧中国铁路各自为政、效率低下的状况,滕代远带领铁道部班子,建立了分级管理、统一调度指挥的全国铁路管理新体制,并于1950年2月颁布《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使中国铁路有了统一的基本法规。
在迅速恢复原铁路干线运输的基础上,滕代远按照党中央决策,大力推动新线建设。自1950年到1952年铁道部先后动工新建了成渝、天兰、来镇、兰新、宝成、丰沙铁路,拉开了新中国铁路建设序幕。“一五”计划期间,铁道部又陆续动工新建兰烟、包兰、黎湛、鹰厦、萧宁铁路,掀起了铁路建设的第一个高潮,随后,又建成了集铁路公路一体的武汉长江大桥,使“天堑变通途”,把京汉、粤汉铁路连为一体,构成纵贯南北的钢铁大动脉。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之时,全国铁路营运里程已达到26708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达到3174亿吨公里,使人民铁路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和“大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