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罗东进忆父亲罗荣桓:“留田突围”创造奇迹--国家年鉴

  

罗东进忆父亲罗荣桓:“留田突围”创造奇迹--国家年鉴

罗东进中将接受记者采访。

罗东进忆父亲罗荣桓:“留田突围”创造奇迹--国家年鉴

罗荣桓一家在莒南的合影(左二为罗东进)。

罗东进忆父亲罗荣桓:“留田突围”创造奇迹--国家年鉴

为年轻时的罗荣桓。

  罗荣桓在山东指挥抗战

  1942年罗荣桓正式提出“翻边战术”,又在日伪军合围鲁中根据地之际,“翻”到滨海南部,粉碎了敌人的冬季大“扫荡”。毛泽东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对这一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翻边战术”不是战术,而是战略。

  □ 本报记者 杜辉升 本报通讯员 付金伟

  “来临沂多少次,我自己也记不清了,仅今年就已经三次了。因为我从4个月大时来到山东,直到6岁才离开,在这里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

  72岁的罗东进对沂蒙老区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头发斑白,但思路清晰,一说到八路军和山东、115师和沂蒙山区,就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题。

  6月中旬,在临沂大学举行建校70周年庆典之际,记者独家采访了罗荣桓元帅之子、第二炮兵原副政委罗东进中将,他向记者讲述了有关罗荣桓元帅在山东时期的历史往事。

  罗荣桓率部挺进山东

  1938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正规部队很少,地方武装的军事素质也较差,鉴于山东地理位置重要,毛泽东决定派部队到山东去。1938年,为了避免国民党当局的干扰和阻挠,115师的685团以护送八路军总部首长去徐州开会为由,进入湖西地区。

  同时肖华同志又以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的名义带领一支部队进入鲁西北地区。接着在1939年初,115师代师长陈光和政委罗荣桓准备带领115师师部和686团也挺进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

  就在此时,罗荣桓妻子林月琴生下一个儿子。想到丈夫即将带部队出发,林月琴就让罗荣桓给取个名字,罗荣桓看了一眼孩子,就说叫“东进”吧!这就是罗东进名字的来历。

  等到罗东进上学以后,看到别的同学过生日,就问母亲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间,母亲林月琴仅记得是腊月出生的,但具体时间却不记得了。新中国成立后,林月琴就对罗东进说,“你妹妹是1月21日,干脆一起过吧。”

  “直到我42岁那年,有一次,梁必业叔叔(曾任总政治部副主任)整理日记时,发现了我出生的时间是2月14日,从那以后我才知道自己的生日。”

  回忆往事,罗东进将军感慨地说。

  罗荣桓率部队进入山东后,先是在鲁西南,后来又转战到鲁中及沂蒙山区。到1939年五六月份时,妻子林月琴带着罗东进跟随着徐向前、朱瑞那一批部队才进入山东。由于当时山东形势很严峻,部队经常转移,无奈中只好把出生不久的罗东进寄养在当地老乡家里。   “我母亲实际上是不太愿意把我寄养在老乡家的,因为此前我曾有个哥哥被寄养在延安老乡家中,后来因为生活条件太差,我这个哥哥就死掉了。”罗东进低沉着声音说。

  1940年前后,林月琴请杨勇将军把罗东进从鲁西南带到沂蒙山区来。当时山东局势并不太好,还要穿过敌人封锁线,带这么个孩子怎么办?杨勇将军就找了一个挑夫,一头放罗东进,另一头怎么办呢,因为路上要有吃的,正好那个地方在肥城一带,桃子下来了,就装了一筐桃。路上孩子饿了,便摸个桃子给吃,就这样罗东进被带到了沂蒙山区。

  在沂蒙山区,罗东进还是时常被放在老乡家里。因为鬼子经常扫荡,所以罗东进在很多人的家里都待过,包括在“沂蒙母亲”王换于家。直到1945年,罗东进6岁时,才随部队经烟台去了东北。

  “留田突围”创造奇迹

  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罗荣桓以他的用兵如神创造了很多奇迹,其中“留田突围”就是其中之一。

  1941年11月初,日军聚集了5万多日本兵和伪军,开始对沂蒙山区进行大“扫荡”,并盯住了留田村(位于现沂南县张庄镇)。当时115师的师部及“战工委”(相当于省政府)都在留田村周围,而当地的作战部队只有一个警卫营,总人数共有3000多人。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下,由临沂、费县、沂水、莒县等地,兵分11路气势汹汹地向留田扑了过来。很快敌人就把留田团团围住了,而且还在逐渐缩小包围圈,情况万分紧急。 

  当时115师的陈光、山东分局的朱瑞等同志都在,大家就讨论向哪个方向突围,共提出了四条意见:一是东过沂河、沭河,进入解放区的滨海地区,但是这个方向或许正是敌人埋伏的一个口袋。再一个是向北,因为当时山东纵队也突围出去了,在北边蒙山一带,但是这个方向是国民党部队的防区。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比较紧张,突围到那里也容易受到日军和国民党军的夹击。再一个就是向西进入蒙山,但这个方向有铁路线和封锁线,敌人力量很强。第四条就是分散突围。当时大家提了这四条意见,唯独没提向南,因为南面是临沂,是敌人的后方,而且据说当时驻中国的派遣军队司令畑俊六就在临沂。 

  而罗荣桓的意见恰恰是向南,向南到临沂,到敌人的大本营去。他认为,那里是敌人的后方,敌人主力出动,其后方必然空虚,也是敌人最容易忽视的方向。最后,这支3000多人的部队,利用晚上悄无声息地没费一枪一弹,没有牺牲一个人就穿过了封锁线,跳出了包围圈。

  当时随部队一起走的有一个德国进步记者,也是德国共产党员,叫汉斯·希伯。他出去以后,对罗荣桓精湛的军事指挥艺术赞叹不已,就把这件事写了下来,题目就叫《无声的战斗》。

  毛主席说,

  “翻边战术”不是战术是战略

  “留田突围”是罗荣桓“翻边战术”的集中体现。

  当时,由于115师刚到山东,根据地狭长且很小,当时形容根据地为“东西一条线、南北一枪传。”也就是说,遇到敌人时根本就没有回旋余地,如果仍按照内战时打运动战的方法,就难以突破敌人的包围。

  因此,罗荣桓同志就提出了“翻边战术”,即把主力部队不是设置在根据地的腹部,而是部署在靠近一路敌人的根据地边沿地区。当敌人开始“扫荡”时,不是“敌进我退”、“诱敌深入”,而是“敌进我进”,即在弄清敌人特别是当面之敌的动向后,趁敌人包围圈尚有较大空隙时,选择敌包围圈薄弱处,跳出根据地,“翻”到敌人后方去,袭扰敌后方,打乱敌之部署,以达到粉碎敌“扫荡”的目的。

  据说,这种战术刚刚提出时,许多不了解情况的人都不理解,因为毛泽东说是“敌进我退”,并没有说过“敌进我进”。有一次,在总结经验时,罗荣桓将此总结为“敌进我进”,并把这一做法写下来。当时的大众日报社社长陈沂刚看到时,以为罗荣桓是笔误,就将其改为“敌进我退”,罗荣桓看了后,又改了回去,并解释,山东的根据地太小了,又不稳固,无地可退,所以敌人来了,他后方肯定就空虚了,那就到他后方去。

  在1942年罗荣桓正式提出“翻边战术”后,又在日伪军合围鲁中根据地之际,“翻”到滨海南部,组织了海陵、郯城战役,连克海陵、郯城、码头,粉碎了敌人1942年冬季大“扫荡”。毛泽东在了解这一情况后,对这一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翻边战术”不是战术,而是战略。

  五个职务兼一身

  在1942年以前,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山东的领导思想上一度存在不够统一的问题。有的同志认为,山东的共产党武装力量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取得了初步优势,已能同日伪军相持。尤其是“百团大战”后,部分同志甚至也提出能否搞个“百连大战”。罗荣桓同志从山东实际出发,认为我军对日伪军还处于劣势,还是应该扎根群众,把根据地建设好。

  为了统一山东抗日斗争的指挥,1941年8月,中共中央指示:组成新的山东军政委员会,由罗荣桓同志任书记,山东纵队归115师首长指挥。1942年1月,中央军委又指示:115师指挥全山东的部队。  

  1942年前后,罗荣桓率领115师在山东的滨海、鲁中、鲁南、冀鲁边等地区坚持敌后游击战,不断打击敌人,壮大自己。他认为,在抗日战争的整个相持阶段,山东敌后均应坚持游击战的方针。罗荣桓的这种做法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尤其是自从刘少奇同志到山东主持总结了4年的工作以后,山东的领导思想逐渐统一。为了进一步做到组织上的统一,1943年3月12日,中共中央决定组建新的山东军区,任命罗荣桓同志为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八路军第115师政治委员兼代师长,到秋季又任命罗荣桓为中共山东分局书记。就这样,在抗战后期,罗荣桓在山东已经是党政军5个职务一人兼。但此时,罗荣桓身患严重的肾病,中央仍希望他负起重任。于是,他便抱病受命。从此,在山东建立了统一的军事领导中心,解决了武装部队统一指挥问题,山东抗日斗争的局面也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

  “七大”时,山东军区贺幛被放在了主席台右侧

  “我告诉你一个细节,你可以查查‘七大’的会场图片资料,主席台两边条幅的落款,一边是陕甘宁边区而另一边就是山东军区,由此可见山东军区在当时的重要性。”罗东进将军说。到1945年中共召开“七大”时,党在山东领导的武装力量已和1939年时不可同日而语。

  115师主力部队挺进山东,创建了鲁南、鲁西等抗日根据地,并与华中、湖西、鲁中、鲁东南根据地建立了联系通道,打开了山东抗战的新局面。资料记载,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115师全师1.55万人,入鲁部队万余人。到1943年3月新的山东军区成立时,115师已发展到7万人,山东纵队(山东军区)为6万余人。

  山东实行以罗荣桓为中心的一元化领导后,山东的形式更是发生了很大变化。到1945年,山东的正规部队发展到27万人,约占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总数的22%,地方武装也发展到50万人,群众达到2700多万,除了青岛、济南、枣庄这些沿着铁路线的大城市以外,解放区基本连成一片。

  山东在抗战初期和中期本是华北诸省中伪军最多的省份,也是日军重点守备的地区。但经过艰苦奋战,到1945年8月,这里已成为一块由我党领导的比较完整的战略区。所以山东也成为了解放战争的一个出发点,一个前进基地。抗战胜利后,由山东向东北进发的部队6万多人,与新四军一部及其他部队,相继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1949年春又改编为第四野战军。山东还有两个纵队到了刘邓大军,也就是后来的第二野战军。剩下的人和新四军汇集在一起,就是后来的第三野战军。当时王震同志带领一个南下支队,打了一圈以后损失很大,也来到了山东,在渤海地区补充了三个团以后,又回到了一野,这三个团的编制目前还在新疆建设兵团。所以,山东人民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杜辉升)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