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李英儒:铁马冰河入梦来--国家年鉴
李英儒在老家清苑
《野火春风斗古城》电影海报
《野火春风斗古城》新版电视剧
《野火春风斗古城》手稿
李英儒书法作品
李小龙与父母合影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中部地区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中军区”,经受了一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发动的号称十万人的“大扫荡”。日军极端仇视冀中抗战的共产党武装力量,他们咬牙切齿地说:“烧毁所有村庄,杀尽所有生物。”曾把冀中地区搞得“迈步是公路”、“抬头见岗楼”。
父亲李英儒,在这个烽火岁月里,一直以军区一支武装力量的领导人身份,在与敌人交战中,置生死于度外,以保卫家乡父老为重任,腥风血雨中不离不弃家乡的土地。
父亲李英儒在解放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文化部部长,抗美援朝中又被任命为志愿军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当他的长篇小说《野火春风斗古城》问世后,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是一位穿梭在枪炮如林的战场上的战士,以为他仅是一位红色作家。
一
李英儒幼年丧父,母亲用日夜不停的纺车供他念书。先生对用功的李英儒赞赏不已,曾经说:“若是在科考的年代,我满可以把你教得进了秀才。”李英儒那时黎明即起,漫步出家门就开始背诵着“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一直念到私塾门口。先生对他的评价是“毛笔字如一朵花开”。附近村子谁家出了红白喜事,先生被请去写礼单,就把李英儒带上,先生念着名字,由李英儒执笔,几百个礼封不用一两个钟头全能写完,看得乡亲们赞不绝口。
先生说:“什么都难不住你了,你也开馆教书吧。”消息一传出,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们送来了10多个学生。可是,一位在县里读师范的高年级学生鼓动他读“三民主义”,并极力推荐他进保定读书。于是,李英儒打消了尽早养家糊口的教书计划。因此当父亲被同学领着走进一户人家借钱读书时,对方没说什么话,痛快地把钱借给了父亲。父亲背着债迈进了保定城,发誓要比别人更勤奋,学出好成绩,报答艰辛劳作的老母亲。
二
保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中占有比较突出的地位。它是河北省党组织与日寇反动派开展长期斗争的一个重要据点。我党早期领导人刘少奇、蔡和森、邓中夏等,都在河北保定从事过革命活动并培养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
父亲李英儒在这片有着党的足迹的地方于1935年参加了抗日民族先锋队组织。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组织。1937年由于学习成绩优异,父亲参加了全国联考,取得了河北省会考的第一名,被保送到北平的燕京大学(今日的北京大学)上学。但是“九一八事变”彻底粉碎了他的读书梦。父亲等不及北平的开学日期,毅然回到家乡。
这时,国民党保定军校动员他入军校,薪水是银元加洋面,待遇非常优厚。而我党地下组织也找到了他,要将他送往延安,这是当时最光明之路。可父亲选择了第三条路,投笔从戎,接受地方党组织的委派,在家乡拉起了一支抗日的武装:晋察冀军区北上抗日先遣支队独立团。父亲被任命为独立团团长。从此与敌寇周旋11年,没有离开华北平原这块热土。他太眷恋这片土地,太热爱这里的山河了。
父亲带领独立团参加大小战斗几十次,转战在河北以及平津铁路线上。他又让最爱的亲人——— 母亲,参加了送情报的危险工作,并将家里设置成了交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