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戎马一生琼崖女杰刘秋菊的机智抗敌史--国家史册
8月9日上午,在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的“琼崖女杰刘秋菊纪念园”里,71岁的林玉香在纪念刘秋菊的碑刻前,深情缅怀母亲。记者张杰 摄
腰间斜挎驳壳枪,背着一顶竹斗笠,头发自然往后梳,目光炯炯望前方。8月9日上午,记者在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那梅村附近的刘秋菊烈士纪念园,瞻仰了刘秋菊的汉白玉雕像。
雕像上刘秋菊的形象,很像照片上的她本人,相貌平常,朴实中还透着一股英气。“我母亲就像个‘农村伯姩(妇女)’,但这对她干革命帮助很大,不显眼,很容易从敌人眼皮底下脱险。”刘秋菊的女儿林玉香在其母亲的雕像前对记者说。
刘秋菊雕像底座有1990年康克清题写的7个大字———“琼崖女杰刘秋菊”,雕像的正前方是一道照壁,上书“名扬神州”;刘秋菊的雕像后面有一座亭子,匾额上的3个大字为“杰人亭”。
刘秋菊的故事,历来为海南乡间妇女所津津乐道,记者小时候也多有耳闻,如今倾听党史专家介绍和查找党史资料记述之后,更加为这位女中豪杰的传奇故事所吸引。
平民本色帮她脱险
1899年,刘秋菊出生在琼山县演丰乡(现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福云村。幼年丧失双亲的她,给地主当过长工,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大革命时期,当革命烽火在其家乡燃起的时候,刘秋菊毅然报名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农会,此后走村串户,宣传发动群众跟土豪劣绅作斗争。
原琼山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万江告诉记者,在琼崖革命先辈林克泽的介绍下,刘秋菊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艰辛的革命环境让刘秋菊身经百战,也屡屡遇险,但几乎每次都让她以其平民本色顺利脱险,叫敌人识别不了,奈何不得。
刘秋菊这方面的故事简直举不胜举。
1928年春节期间,刘秋菊、林克泽等人在演丰乡迈聘村共产党员林太川家里开会,由于探子告密,敌人派出民团20多名团丁,把村子包围了起来,情况万分危急。刘秋菊坚决让林克泽等人先从后门撤退,自己决计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刚好此时林太川的妻子正在给双胞胎喂奶,刘秋菊急中生智,立即把身上的一件衣服脱掉,将枪藏好,给林大嫂使了一个眼色,然后从她怀里抱过一个婴儿,佯装给孩子喂奶。不久,敌人冲入林家,刘秋菊暗暗拧了一下婴儿的屁股,孩子顿时哇哇大哭。于是,她搂住婴孩一边摇动,一边喃喃自语:“哦哦哦,侬别哭,不用怕,老总是过路的。”
“看见一个穿黑衣服的‘共产婆’没有?”敌人对她这对“母子”未起疑心,只是恶狠狠地向她问话。
“他们刚跑出去了。”刘秋菊指着林克泽撤离的相反方向答道。
还有一次,刘秋菊到云龙执行任务时,被敌人追赶,进入一个村庄时,看到几个妇女忙着舂米,于是脱去黑色外衣(她经常穿着黑色外衣,但身上穿了两三件衣服,以应付紧急情况),凑上前去,跟她们一边舂米,一边嘻嘻哈哈地拉家常。当敌人靠近时,她故意撞倒旁边的一位村妇,假装为争着拿簸萁而吵起架来,旁边的几个姐妹连忙劝和,假戏真做,敌人就是看不出破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