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左权牺牲43年后才摘掉“托派”帽子--国家史册
资料图: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
1942年5月25日,数万日军将八路军总部包围在山西辽县麻田以东南艾铺一带。因为还有后方机关、北方局、党校、新华日报社等数千人,副总司令彭德怀和参谋长左权决定分路突围。左权在掩护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在辽县十字岭,年仅37岁。
左权牺牲震惊八路军
左权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毛泽东在延安公祭时挥笔题词“为左权同志报仇,为千千万万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烈士报仇”。周恩来在电报中说:“全国军界人士莫不一致认为他的死,对抗日战争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1905年3月15日,左权出生在湖南醴陵的普通农家。他先在广州陆军讲武堂学习,1924年转入黄埔军校一期,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左权被保送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邓小平同学。1927年左权被保送到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三年,与刘伯承同学。1930年回到江西中央苏区,任红五军团15军军长兼政委。左权把这支起义部队改造成人民军队,攻进漳州后,没拿群众一针一线,受到毛泽东表扬。左权虽然吃过洋面包,却非常理解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写了大量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军事论著,被中央评价为“中国著名的游击战术创造人之一”。毛泽东称左权是“我的湖南小老乡”,对这位爱将非常信任和重用。
1932年6月,王明撤了左权的职务,调他到红军学校任军事教官。1933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最紧张时,毛泽东建议中央军委起用左权,任命他为红一军团参谋长。虽然左权比林彪大两岁,资历也比林彪老,又有洋文凭,但他非常尊重军团长林彪。他工作踏实,又善于协调,共事近5年,是林彪最得力的军事助手。长征中红一军团一直是中央红军的开路先锋,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抢渡乌江、飞夺泸定桥、跨越大渡河、突破腊子口……左权一直在前线部队指挥。
1936年8月,毛泽东任命左权代理红一军团军团长。西安事变后,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杨虎城要求派一位军事专家共商保卫,毛泽东选择了左权。红军改编八路军,讨论副参谋长人选时,毛泽东力排众议,让32岁的左权任此职。以后左权又担任了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兼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
延安高层纷纷为左权题诗撰文
毛泽东称左权是中国共产党抗日的楷模,并号召大家撰文纪念。
1942年6月15日,朱德总司令作诗《吊左权同志在太行山与日寇作战,战死于清漳河畔》: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朱德特意写上左权夫人“志兰同志留念”,还写了数千字的悼念文章,刊登在延安《解放日报》上。
1942年6月21日,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左权同志不仅是革命军人,而且是革命党员。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黄埔时代,这成为他以后20年政治生活中的准绳。他之牺牲,证明他无愧于他所信仰者,而且足以为党之模范。
从苏联治病归来不久的林彪得知左权牺牲,悲痛异常,连夜写下《悼左权同志》的长诗,以“凌霄”的笔名发表在1942年6月19日的延安《解放日报》上,这是迄今为止见到的林彪的唯一长诗。林彪曾当面念给左权的夫人刘志兰听。2007年12月9日,一百多位将帅后人在北京阜成门的一家宾馆聚餐,纪念林彪诞辰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