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人物 >
仿制就等于命根子在别人手里 顾诵芬60年追梦大飞机--国家史册
1987年7月,在北戴河受邓小平接见。
在互联网上,用任何一种搜索引擎,输入“顾诵芬”三个字,瞬间就会获得海量的相关信息。顾诵芬——中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两院院士,歼8飞机副总设计师,歼8Ⅱ飞机总设计师。
今年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也是81岁的顾诵芬大学毕业开始从事航空事业60周年。不久前顾诵芬接到邀请,要在一个重要的纪念活动中做专门学术报告。金秋时节,他仍在孜孜不倦地对早已成稿的论文进行着精心的补充和修改——饱含着对我国航空工业60年巨变的欣慰,也凝聚着对后继者的殷切期望。
“仿制,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
今年春天,由顾诵芬口述的自传——《我的飞机设计生涯》出版,人们捧之犹读“飞机设计苦旅”。虽然笔下文字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但呈现的却是“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的别样风采。那坦坦荡荡毫不张扬的叙述,是他60年工作经历的记录,亦是从事航空工业而磅礴九霄的情怀。
解放初期,苏联专家为我国援建过几个航空工业企业,而支援我国的飞机设计资料除设计图纸外,却只有强度计算报告和静力试验任务书。我们照葫芦画瓢,按图纸加工。按照苏联航空工业体制,当时我们中国的工厂充其量是复制厂,所必需的飞机设计规范等资料,人家不给。顾诵芬每次向苏方提出订货时,都要填上《设计员指南》、《强度规范》等资料,但都没有答复。
可毕竟每一种飞机的诞生,都必须经过飞机概念设计和总体技术方案论证。我们难道甘心永远当苏联的复制厂吗?!当年,顾诵芬与领导和同事们痛彻心扉地感觉到,“仿制而不自行设计,就等于命根子在人家手里,自己没有任何主动权”。
可喜的是,当时的航空工业局1956年8月下达命令,分别在沈阳112厂(即今“沈飞”公司)和410厂成立中国第一个飞机、发动机设计室,调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顾诵芬等到飞机设计室工作。徐舜寿任设计室主任,黄志千、叶正大任副主任。26岁的顾诵芬承担的是气动组组长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