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粟裕为何没能做成元帅?--中国年鉴网(3)
他麾下如云的战将以及他的“粟总”之称,就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陈赓曾说:“我虽然是个大将军衔,但是当年却是当元帅般神气,统帅过两位上将和一位大将。”
他指的是1931年做红四方面军十二师师长期间,手下两个团长许世友与徐海东,后来分别授衔上将和大将;另外还有一位小班长陈锡联,后来授衔上将。
陈赓是个极诙谐的传奇人物,这个说法自然是玩笑。他所说的当年,还无所谓大将上将,他统领的那几个人,还只是初出茅庐的中下级干部而已。
而后来同为大将军衔的粟裕则不同。他作为一个方面军的统帅,完全可以“牛”气十足地说,1955年授衔之前,曾直接指挥[ZhiHui]或毛泽东[MaoZeDong]计划令其指挥[ZhiHui]过三个大将和二十六员上将。
这些可都是货真价实的“牛”人,人人有两把“刷子”,指挥[ZhiHui]过数万乃至上十万人马。
第一个大将是陈赓。1947年12月,粟裕奉毛泽东[MaoZeDong]“由粟亲率(华野部队)南下与陈(赓)谢(富治)会合,并归粟统一指挥[ZhiHui],沿平汉向南直迫武汉”的电令,指挥[ZhiHui]陈赓打过平汉路战役。
1948年1月,毛泽东[MaoZeDong]又多次明示粟裕,令其指挥[ZhiHui]陈赓兵团作战:“粟裕及陈谢两军统一由粟指挥[ZhiHui],由现地向豫鄂陕边行动。”
因为陈赓兵团属于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YeZhan]军建制,与华野是兄弟部队,而且陈赓资格比粟裕老,南昌起义就是营长,粟裕不过是警卫班长,因此毛泽东[MaoZeDong]特意交代粟裕:“陈谢及十纵、十二纵受你们指挥[ZhiHui],你们应当放胆指挥[ZhiHui]。”
1954年10月,粟裕被任命为总参谋长,陈赓也做了副总参谋长,又成为粟裕的副手,在其直接领导下工作。
第二位大将是张云逸。这是一个比许多元帅资格还老的“元老”级人物,曾做过两年的新四军代军长,是粟裕的老上级。直到解放战争快结束的时候,粟裕才在指挥[ZhiHui]体系与职务上超过他。
当然,如果粟裕1948年5月不谦让陈毅,担任了华东[HuaDong]野战[YeZhan]军司令员[SiLingYuan]兼政委,那么这种超越就可提前一年。
1949年6月,华东[HuaDong]军区与第三野战[YeZhan]军机关合并后,粟裕是华东[HuaDong]局分管军事的常委、华东[HuaDong]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主持华东[HuaDong]军区及三野总部工作的副司令员[SiLingYuan]、三野前委书记。张云逸为华东[HuaDong]军区及三野副司令员[SiLingYuan]兼山东军区司令员[SiLingYuan],实际负责山东军区工作,成为粟裕事实上的下级。
这年6月27日,粟裕收到张云逸、许世友等人攻打长山列岛的请示电后,电示他们攻夺时应注意的事项。不久,长山列岛被攻克,成为跨海作战第一个成功的先例。
第三员大将是萧劲光。这位林彪东北野战[YeZhan]军里的副手,红军时期也是粟裕的上级,在1950年6月以海军司令员[SiLingYuan]的身份配属粟裕指挥[ZhiHui],准备攻台。
攻台计划取消后,他又被毛泽东[MaoZeDong]特意安排为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员[SiLingYuan],准备协助粟裕抗美援朝。
粟裕指挥[ZhiHui]过的上将,华东[HuaDong]野战[YeZhan]军里就有王建安、叶飞、许世友、陈士榘、钟期光、唐亮、宋时轮、韦国清、张爱萍、傅秋涛、宋任穷等人。
这些令国军闻风丧胆的将领,除张爱萍、宋任穷时间较短外,其余均长期在粟裕麾下南征北战。
1947年12月至次年1月,粟裕又一度指挥[ZhiHui]过中原野战[YeZhan]军将领苏振华、谢富治、杨勇、王宏坤。
1950年7月,东北边防军成立时,萧华、李聚奎、邓华、赖传珠、洪学智、韩先楚等原林彪麾下的战将,均被毛泽东[MaoZeDong]安排为粟裕的部将,有几位后来做了副总参谋长,直接归总参谋长粟裕统领。
1954年总参谋部时期,归粟裕统领的副总参谋长还有西北野战[YeZhan]军彭德怀麾下的战将张宗逊、彭绍辉、王震、华北军区聂荣臻的战将杨成武以及红色“特务”头子李克农等人。
以上将领共二十九人,占正式授衔的九名大将、五十七名上将的百分之四十四。
粟裕统领的大将、上将如此之众,中将级别及其以下的将领则更不消说。他统率的三野最强盛时有八十万之众,兵多将广,仅次于林彪的四野,中将级别的将领原本就“人多势众”。
这自然是陈赓所说的“元帅般神气”了。不过,有些元帅因为未能直接统兵的缘故,还不曾指挥[ZhiHui]过如此众多的战将作战。
事实虽如此,但与陈赓性格迥异,又十分低调的粟裕,当然不会说“比元帅神气”,哪怕只是闲聊间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