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1978年邓小平复出 蒋经国说他其实比毛泽东更厉害--中国年鉴网(4)
大陆[DaLu]保护蒋家故居和祖坟,令他深受感动
蒋经国:“共产党的情我领了”
《环球人物》杂志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蒋经国在台湾[TaiWan]生活了近40年。前期在蒋介石[JiangJieShi]的帮助下,他借助“反共”的大旗,在国民党[GuoMinDang]中树立威信,并借此走向了权力核心。晚年,他促成了老兵回大陆[DaLu]探亲,为两岸关系解冻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许多台湾[TaiWan]主流媒体认为,虽然马英九主政以来,在两岸政策上有许多突破,但纵观历史,不论是海协会和海基会的交流,还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马英九都还是在延续蒋经国晚年的“开放政策”。
高调“反共”,进入权力核心
国民党[GuoMinDang]败退台湾[TaiWan]后,蒋介石[JiangJieShi]的接班人问题开始受到关注。蒋经国虽然是蒋介石[JiangJieShi]的长子,是唯一钦定的接班人,但他年纪轻、党龄少,而且曾加入过共产党,在当时台湾[TaiWan]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宋美龄的“夫人派”。“夫人派”是一批由宋美龄提拔的、具有美国做派、能说流利英语的权力精英,主要有吴国祯、董显光和黄仁霖等人。“夫人派”的存在对蒋经国的地位构成了极大威胁。此外,蒋介石[JiangJieShi]副手陈诚的影响力也在蒋经国之上,而且陈诚派系的人也有成为“蒋介石[JiangJieShi]接班人”的企图。蒋介石[JiangJieShi]为了培养蒋经国,帮他进入权力核心,可谓煞费苦心。
蒋介石[JiangJieShi]认为,国民党[GuoMinDang]在大陆[DaLu]的失败,最首要的因素是党的失败。党失败的主因则是“三民主义信仰的动摇”,是国民党[GuoMinDang]内部“分歧矛盾”所致。他到台湾[TaiWan]后便对国民党[GuoMinDang]进行改造,目的是坚定所有国民党[GuoMinDang]员“反共”的决心与意志。于是他让蒋经国进入国民党[GuoMinDang]“中央改造委员会”,负责“武装国民党[GuoMinDang]员的精神意志、强化他们反共的力量,来稳定台湾[TaiWan]的情势”。
一时间,参与国民党[GuoMinDang]的改造、宣传“反共”成了蒋经国的主要工作。
1952年,国民党[GuoMinDang]举行第七次代表大会时,蒋介石[JiangJieShi]发表了一篇叫做《反共抗俄基本论》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国民党[GuoMinDang]在大败后,动员所有党员,坚定“反共”决心的一针强心剂。据国民党[GuoMinDang]元老陶希圣后来在悼念蒋经国的文章中透露,《反共抗俄基本论》的主要起草人其实正是蒋经国。
同年,蒋经国出任“中国[ZhongGuo]青年反共救国团主任”一职,主要任务是向青年学生灌输“反共意志”。蒋经国还利用职务之便扩大自己在青年人中的影响力。以至于后来,无论担任何种政府职务,他都一直兼任“中国[ZhongGuo]青年反共救国团主任”,直到1972年当了“行政院院长”,才卸下这一职务。
蒋经国到台湾[TaiWan]后,担任过许多职务,但台湾[TaiWan]问题研究者认为,“中央改造委员”的身份对他后来的升迁最为关键。他在进入国民党[GuoMinDang]中央后不久,迅速坐上第二把交椅,除了他是蒋介石[JiangJieShi]的长子,还在于他高调“反共”,树立了个人威信。所以台湾[TaiWan]人常说,蒋经国在台湾[TaiWan]靠“反共”起家。
让台湾[TaiWan]老兵回乡探亲
蒋经国与蒋介石[JiangJieShi]一样,一生奉行“一个中国[ZhongGuo]”立场。他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两岸是血脉同根。政治歧见难道一直能够让台湾[TaiWan]海峡成为阻隔民族来往的鸿沟吗?重建一个自由、民主、统一的中国[ZhongGuo],既不是梦想,也不是幻想。”
但迫于两岸政治角力,他做出了一些符合国民党[GuoMinDang]政治利益的决策。1979年,中美建交后,为了安抚党内和民众的情绪,蒋经国奉行“三不”政策,即与大陆[DaLu]“不妥协、不谈判、不接触”。此提法一出台,立即遭到海内外舆论的批评。人们要求蒋经国顺应时代发展,实行新的大陆[DaLu]政策。“开放老兵回大陆[DaLu]探亲”就成了突破口。
国民党[GuoMinDang]败退台湾[TaiWan]时,带来数十万大陆[DaLu]籍军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兵们处于被排斥和孤立无援的境地。同时,台湾[TaiWan]当局禁止退伍军人返乡。这些已近垂暮之年的老兵无法回归故土,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蒋经国深切感到,再也无法以任何理由禁锢民众返乡探亲的愿望。他命令时任国民党[GuoMinDang]中央秘书长的马树礼召集有关部门,研讨开放赴大陆[DaLu]探亲问题。马树礼最初的方案是让赴大陆[DaLu]探亲的人数尽可能少。蒋经国对此很不满意,安排幕僚马英九继续研究可行性方案。李焕受命出任国民党[GuoMinDang]中央秘书长后,很快订出了相关方案。
当时国民党[GuoMinDang]党内对开放到大陆[DaLu]探亲意见并不统一。李焕主张把开放探亲看作是调整大陆[DaLu]政策的第一步,随之可以开放旅游、贸易、文化交流等。而国民党[GuoMinDang]的保守势力则主张只开放探亲,不涉及其他领域大陆[DaLu]政策的调整,维持两岸的敌对状态。
蒋经国对李焕的方案深表赞同,并让其尽快落实。1987年10月15日,时任“内政部长”的吴伯雄奉蒋经国令宣布台湾[TaiWan]人士赴大陆[DaLu]探亲的具体办法,决定自11月2日起施行。如今,台湾[TaiWan]同胞往返大陆[DaLu]的人数已由最初的千余人,达到每年500万人次。追根溯源,蒋经国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