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毛泽东“超美”时间表:启示与借鉴--国家史册(4)
当时,只有毛泽东[MaoZeDong]真正看到了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及其历史航行的“彼岸”,他所前瞻性地提出赶超美国[MeiGuo]是中国[ZhongGuo]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长远而宏大的目标是比较适宜的,他所提出的赶超美国[MeiGuo]的时间表也是比较务实可行的。这是毛泽东[MaoZeDong]独有的历史预见的伟大之处,但是也有他的知识的有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他没有做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更多的是基于他的直觉和战略思维;也没有主动请教中国[ZhongGuo]的经济学家和其他专家,更多的是基于他本人的思考和设想;更没有详细地说明“在经济上赶上并超过美国[MeiGuo]”是什么含义和内容,既没有类似于GDP经济总量的概念,也没有人均GDP经济个量的概念,也无法真正准确判断中国[ZhongGuo]与美国[MeiGuo]在经济总量和个量两个方面的相对差距,反映了他受到知识与信息有限性、不完全性的限制,在没有真正“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就难免在受到外部的刺激和影响下,就会改变了原有的设想。
毛泽东[MaoZeDong]为什么不断缩短超英赶美时间表
1957年11月毛泽东[MaoZeDong]出访苏联,受到赫鲁晓夫讲话的刺激和影响,就立即改变了他的设想和时间表,为此决意发动大跃进,标志着毛泽东[MaoZeDong]从理性走向非理性,从实事求是走向主观主义,从正确走向错误,进而从成功走向失败。
1957年11月6日,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大会上讲话公开提出,在各种最重要的产品产量上,苏联在最近的十五年内不仅可以赶上、而且可以超过美国[MeiGuo]目前的各种最重要的产品的总产量。赫鲁晓夫提出的赶超美国[MeiGuo]的目标直接影响了毛泽东[MaoZeDong],他也考虑十五年后中国[ZhongGuo]在钢产量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超过英国的问题。这反映了赫鲁晓夫和毛泽东[MaoZeDong]关于国家经济实力的知识和信息的有限性和不完全性,社会主义国家赶上并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相当之长,绝不是“十五年”的时间可以实现,因此赫鲁晓夫的“急于求成”直接影响了毛泽东[MaoZeDong]“急于求成”,而毛泽东[MaoZeDong]比赫鲁晓夫还要“急于求成”,不久之后毛泽东[MaoZeDong]还提出要比苏联的赶超时间表更快。
1958年4月15日,毛泽东[MaoZeDong]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写到:“由此看来,我国赶上英美不需要从前所想到那样长的时间里,二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的时间也就够了。” 同年5月18日,毛泽东[MaoZeDong]在批发一份报告批语中写道“打掉自卑感,砍去妄自菲薄,破除迷信,振奋敢想、敢说、敢干、敢做的大无畏精神,对于我国七年赶上英国、再加八年或十年赶上美国[MeiGuo]的任务,必然会有重大帮助。” 当日,毛泽东[MaoZeDong]便指示邓小平批发给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八大二次会议上形成了“超英赶美”的新时间表,要在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上七年赶过英国,十五年赶过美国[MeiGuo],后来的时间越缩越短,赶英的时间最后缩为二三年。6月21日,毛泽东[MaoZeDong]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讲话中称:我们三年基本超过英国,十年超过美国[MeiGuo],有充分把握。
1958年9月8日,毛泽东[MaoZeDong]在最高会议上的第二次讲话时提出,第二个五年计划就要接近或赶上美国[MeiGuo]。再加两年,七年,搞一亿五千万吨,超过美国[MeiGuo],变成天下第一。
毛泽东[MaoZeDong]为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确立了激进主义路线,以“高速度”为总路线的灵魂,以“超英赶美”为目标,掀起了史无前例的“大跃进”高潮,把整个中国[ZhongGuo]推向了极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以大失败、大饥荒、大调整而告终。
历史的反思与启示
毛泽东[MaoZeDong]提出赶超美国[MeiGuo]的强国之梦,从正确的长远构想却走向了错误的激进口号,发动了“大跃进”,也遭受了惨痛的失败。尽管如此,中国[ZhongGuo]的现代化事业没有中断,中国[ZhongGuo]的历史发生了巨大变迁,正在深刻影响世界[ShiJie]发展和格局。今天,我们怎么样来看待毛泽东[MaoZeDong]当时的这一梦想和实践呢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我们又该怎么样务实性地提出中国[ZhongGuo]未来的梦想
这里,我们充分肯定毛泽东[MaoZeDong]1955年到1957年访问苏联前提出赶超美国[MeiGuo]的战略设想和时间表,这是我们充分吸取毛泽东[MaoZeDong]的历史错误和历史教训的政治前提。那么我们该怎样把它们转化为我们的历史的财富,使之成为“成功之母”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毛泽东[MaoZeDong]“强国梦”正确中的错误,错误中的正确,这才是真实的毛泽东[MaoZeDong]。
首先,减少盲目性,增加客观性。诚如毛泽东[MaoZeDong]后来所总结到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但是也只是比较地懂得,还是懂得不多。我注意得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 因此,无论是地方负责人还是中央部委负责人“吹牛皮”,毛泽东[MaoZeDong]都会容易“上当受骗”。这就需要领导人更加专业化、知识化和职业化,具有深厚的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理论功底,具有丰富的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和信息。这样才能逐步克服盲目性,增加自觉性,真正认识客观规律,从“必然王国”到达“自由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