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西藏往事:毛泽东和5封电报--中国年鉴(3)
电文:“有可能促使西藏[XiCang]代表团来京谈判[TanPan],求得和平解决”
北京方面,始终没有放弃战前的和谈,仍然在督促西藏[XiCang]代表来京谈判[TanPan]。然而,控制着西藏[XiCang]地方政府实权的西藏[XiCang]上层分裂势力对此置若罔闻,自恃有外国势力的支持,拒不安排西藏[XiCang]代表团赴京谈判[TanPan]。同时,英国、印度方面也一再制造借口,阻止西藏[XiCang]代表团前往北京和谈。
1950年8月23日,毛泽东[MaoZeDong]发电报给西南局:“如果我军能于10月占领昌都[ChangDu],有可能促使西藏[XiCang]代表团来京谈判[TanPan],求得和平解决(当然也有别种可能)。”
9月5日,18军军长张国华、政治部主任刘振国抵达甘孜,调查情况,部署战斗,箭似已在弦上。
各参战部队于9月26日向战区开进,到10月初,解放[JieFang]军完成战役部署。北起青海玉树,经西康境内的邓柯、德格、巴安,南至云南德钦,沿金沙江约700多公里的宽大正面,对昌都[ChangDu]地区藏军形成了蹄形包围。直接参战兵力为6个团加3个营和各种勤务保障分队,共约2万人,各种火炮57门。
1950年10月6日,在被称为西藏[XiCang]门户的昌都[ChangDu],解放[JieFang]军发起了战斗,这便是彪炳史册的“昌都[ChangDu]战役”。
当年作为18军侦察兵的王贵回忆这场战役,给他留下深刻记忆的是解放[JieFang]军俘虏藏军的故事:“我所在先头部队俘虏三千多藏军,他们开始很害怕呀,但是没想到我们[WoMen]对他们那么好。藏军过去抓到俘虏,剁手、剁脚、挖眼睛,随便怎么样处理。但是,解放[JieFang]军却给他们治病。我们[WoMen]的伤病员后治,他们的伤病员当场就给包扎,除了武器弹药上缴外,他们的私人财物都发还。”
进藏部队当时向藏军俘虏们宣传昌都[ChangDu]一役的目的:“你们的藏政府不跟中央谈判[TanPan],还杀害了去昌都[ChangDu]劝和的格达活佛,所以必须打这一仗才能撬开和谈的大门。”放回去的俘虏一路上说解放[JieFang]军的好话,“没想到当解放[JieFang]军的俘虏还挺不错的”。
昌都[ChangDu]战役历时19天,歼敌5700余人,这是解放[JieFang]中国大陆的最后一场战役。刘少奇喻之为西藏[XiCang]的“淮海之战”。
消息传到拉萨,布达拉宫里,主战派的摄政达扎与他的反对派发生激烈争吵,最后双方不得不求神灵来裁决。
根据师博主编的《西藏[XiCang]风雨纪实》所描述,10月26日晚,布达拉宫达赖喇嘛的寝宫里,灯火辉煌,青烟从神台上的香炉里一缕缕袅袅升起,弥漫在寝宫内,两名神职人员口里念念有词,在青烟的弥漫中开始求得启示最后得到的“决定”是:摄政达扎下台,15岁的达赖亲政。
1951年1月,在亚东的达赖喇嘛,亲自任命阿沛.阿旺晋美为西藏[XiCang]地方政府谈判[TanPan]首席全权代表,与此同时,由拉萨派出的四品官土登列门和桑颇.登增顿珠一道,经康区前往北京求和。
1953年7月16日,毛泽东[MaoZeDong]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谈到解放[JieFang]西藏[XiCang]时不无感慨地说:“我们[WoMen]对西藏[XiCang]是先礼后兵,兵后又礼”。(夏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