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国共分合之间:合作的前三年堪称蜜月期--中国年鉴
1924年初,以中国[ZhongGuo]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为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此时,国共两党有着共同的目标:反帝反封建,打倒列强、除军阀。大革命高潮由此掀起。北伐,东征,工农运动蓬勃兴起……在这过程中,共产[GongChan]党人的政治舞台也得以扩大。这个由少数先进知识分子组成的新生小党走出象牙塔,投身中国[ZhongGuo]社会,用它锐利的理论武器刺破蒙昧,唤起千万民众,党的自身组织也由几百人迅速发展到5.8万人。
然而,国共毕竟是性质、纲领、宗旨不同的政党,一党党员加入另一党的所谓“党内合作”,从开始就埋藏着裂痕。而来自共产[GongChan]国际[GuoJi]的一些脱离中国[ZhongGuo]实际的错误指令,也使年幼的中国[ZhongGuo]共产[GongChan]党常常无所适从而屡有失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四·一二”“七·一五”,蒋、汪举起屠刀,大革命的失败几乎是必然。2.6万共产[GongChan]党人的鲜血,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划上了句号。
痛定思痛,年轻的共产[GongChan]党人记取了一条血的教训:坚持独立性,走自己的路,至关重要。
这时的党终究还是幼年的党,是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上都没有经验的党,是对于中国[ZhongGuo]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ZhongGuo]革命的特点、中国[ZhongGuo]革命的规律都懂得不多的党,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ZhongGuo]革命的实践还没有完整的、统一的了解的党
—— 毛泽东《〈共产[GongChan]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
共产[GongChan]国际[GuoJi]第一人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慷慨激昂的《国际[GuoJi]歌》回荡在克里姆林宫。1921年7月12日,共产[GongChan]国际[GuoJi]第三次代表大会正在这里进行。
人头攒动中,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从各肤色代表中挤了出来,健步走上主席台,开始了他的演讲:
同志们!我本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ZhongGuo]共产[GongChan]主义运动的概况及反帝革命斗争的全貌,但时间不允许我这样做。在五分钟的时间里,我只能向大家指出远东运动对世界革命的意义……
这是年仅23岁的张太雷代表新生的中国[ZhongGuo]共产[GongChan]党,在国际[GuoJi]讲坛上第一次发出自己的声音。最后,他说:
在必将到来的世界革命中,中国[ZhongGuo]丰富的资源和伟大的力量是被资本家用来同无产阶级斗争呢?还是被无产阶级用来同资产阶级斗争呢?那都要看中国[ZhongGuo]共产[GongChan]党,主要是看共产[GongChan]国际[GuoJi]的支持而定了!
台下掌声四起,共产[GongChan]国际[GuoJi]对这位天才的宣传家刮目相看。
张太雷是常州人,中学时就读于一所教会学校,这使他的英语如同母语一般流畅。另外,传教士们给予他的经院教育,虽然没有使张太雷成为一个基督徒,但十分有利于他同国外人士的沟通。
自1920年,张太雷就开始负责共产[GongChan]国际[GuoJi]与中国[ZhongGuo]共产[GongChan]党小组的联系工作。1921年3月起,他不但在位于伊尔库茨克的共产[GongChan]国际[GuoJi]远东书记处工作,还组建了书记处下的中国[ZhongGuo]支部,可谓立了一个大功。
参加共产[GongChan]国际[GuoJi]“三大”,张太雷这番演讲以“希望共产[GongChan]国际[GuoJi]关注中国[ZhongGuo]”为主题,正合共产[GongChan]国际[GuoJi]心意。
当时,苏维埃已经打败了白俄,在远东也站稳了脚跟,正着眼于向世界输出革命。6月,根据列宁的推荐,共产[GongChan]国际[GuoJi]代表马林被派到中国[ZhongGuo]。
马林是荷兰人,共产[GongChan]国际[GuoJi]的执行委员,也是中国[ZhongGuo]共产[GongChan]党成立的见证人。别看他促成了这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但马林本人并不看好这个组织,甚至觉得中国[ZhongGuo]共产[GongChan]党是个“早产儿”。在马林眼中,在上海中共中央里工作的都是一帮学生,与其说是革命党,还不如说是个学术团体。
的确,那时的中共组织十分弱小,只有五六十名党员,大部分是知识分子,而且不能公开活动。在幼年的中共面前,马林动不动就摆出“老革命”的架势,态度未免过于倨傲。
在马林和中国[ZhongGuo]共产[GongChan]党人之间,迫切需要润滑剂,张太雷正是最好的人选。是年8月,张太雷受命回到中国[ZhongGuo],成了马林的助手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