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黎元洪谈孙中山:名声是虚构 对革命没有实质贡献--中国年鉴网

  

  核心提示:黎元洪则认为[RenWei]:“世人对孙逸仙有错误的认识。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GeMing]中他根本没做什么实际的工作。他返回中国[ZhongGuo]时,革命[GeMing]已经结束。除了一些道听途说的模糊印象外,我几乎没有听说过他这个人。除了听到一些他的煽动性演说外,我也不知道他的政治观点。我对他的认识只有这么多,我认为[RenWei]他是个空想家。南方党(或共和党)决定以南京为首都建立一个名义上的政府[ZhengFu]。此举是为了在道义上影响国内外视听。他恰好到了上海,做了名义上的总统。当时真正的革命[GeMing]领袖找各种理由拒绝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因为他们认为[RenWei]这一职位不会存在很长时间。孙逸仙离开中国[ZhongGuo]时间长,与这里的任何势力均无关联。他在国外名气很响,因此他似乎适合这个位置。我从未听说他对革命[GeMing]工作提供过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他的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是虚构的……”

黎元洪谈孙中山:名声是虚构 对革命没有实质贡献--中国年鉴网

  本文摘自《中国[ZhongGuo]经营报》2011年6月13日第50版 作者:雪珥原题为:洋眼看“辛亥”系列之总统府里的洋记者[JiZhe]

  1911年10月18日,星期三。

  英国[YingGuo]《泰晤士报》驻华记者[JiZhe]、澳大利亚人莫理循离开了他那座位于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宅院,赶往前门火车站。

  匆匆穿过王府井大街的莫理循没有想到,几年后,“中华帝国”的皇帝袁世凯,会用自己的名字给这条大街命名,并立起“MorrisonStreet”的英文路牌。

  此时的莫理循,要赶上前往汉口[HanKou]的火车。

  8天前(10月10日),那里发生了暴动,后来被称为“武昌起义”。此时,政府[ZhengFu]军正在那里与民军发生激烈的战斗。与莫理循同行的,还有英国[YingGuo]使馆的一名武官及俄国的一名官员,这场正在迅速向全国蔓延的暴动,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3名外国人在河南信阳被拦截了下来。这里是政府[ZhengFu]军将领荫昌的前线指挥所。荫昌告诉他们,再往前就是交战区,政府[ZhengFu]军无法护送他们,将没有任何安全保障。

  莫理循等三人只能返回北京。他错过了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深入汉口[HanKou]、武昌前线的机会。但是,从他那含糊的日记中,后世研究者却错误地得出了他曾经在汉口[HanKou]前线采访多日的结论。

  莫理循的汉口[HanKou]之行,一直要到12月13日才成行。那时,战事已经停歇,他乘坐着袁世凯提供的专列,在军警的保护下,前往汉口[HanKou]采访“和平会议”。

  无论是否亲临前线,甚至即使不懂中文,莫理循都能写出洋洋洒洒的中国[ZhongGuo]报道[BaoDao],吸引全世界的眼光。与其说他是记者[JiZhe],不如说他更像是一名政客,英国[YingGuo]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教授休·特雷弗·罗珀认为[RenWei],莫理循“并不仅仅报道[BaoDao]事实,他是在策划报道[BaoDao]”。

  澳洲牛仔

  莫理循出生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季隆,父母是苏格兰移民。莫理循自小喜欢冒险,18岁那年,他孤身一人徒步穿越澳洲大陆,在123天行走了2000英里。23岁时,他去新几内亚进行探险,结果遇到土著人袭击,被长矛刺中,被送到苏格兰爱丁堡就医,才取出了长矛的倒刺。他也顺带在爱丁堡完成了他的医学训练。

  随后,作为医生,他先后到西班牙、摩洛哥等地探险。1893年,莫理循到达远东,先在日本呆了一段时间。次年、即甲午年,当中日爆发战争的前夕,他自上海沿长江到重庆,转道云南,然后徒步前往缅甸的仰光,行程3000英里,而路费仅仅是靠母亲所给的40英镑。

  这之后,他将沿途的日记和照片,整理出版了《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ZhongGuo]》一书。该书出版时,中日甲午战争刚刚结束,远东局势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正逢其时的莫理循处女作,大为畅销。这令他名声大噪,并被英国[YingGuo]《泰晤士报》聘为驻华首席记者[JiZhe]。自此,莫理循在中国[ZhongGuo]生活20多年,见证和参与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大变局,并为《泰晤士报》发出了大量的报道[BaoDao]。

  尽管莫理循不懂中文,只能依靠翻译,但他似乎对中国[ZhongGuo]政治和涉及中国[ZhongGuo]的国际政治具有天生的敏感。作为半道出家的记者[JiZhe],他并不严格恪守新闻记者[JiZhe]的求实求真准则,而是经常将自己的揣测作为事实进行报道[BaoDao]。吊诡之处在于,这种揣测却经常在事后被证明是事实。这令英国[YingGuo]外交部十分尴尬,因为他们的情报总是落后于莫理循的报道[BaoDao],招致国会和舆论的批评,外交部官员只好自嘲说:“新闻工作者的日常主要职责就是抢先,而外交官的主要目标是准确”。莫理循因此奠定了他作为中国[ZhongGuo]问题专家的牢固地位,被称为“中国[ZhongGuo]的莫理循”。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