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周承恩王德京:中共旅欧早期组织在党史上的地位--中国年鉴网
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即它在国外建立的早期组织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领袖人才,为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难以估量的巨大贡献。其中不止一人还成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集体中的核心成员。这个组织就是中共旅欧早期组织。
中共旅欧早期组织发源于中共成立之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这个运动在1919—1921年间形成了高潮。全国各地赴法勤工俭学的青年有近两千人,以来自湖南、四川为最多。1920年初,主要从湖南来的20多名青年,由李维汉、李富春、张昆弟、罗雪瓒等带头组织了一个“工学励进会”。2月,新民学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蔡和森偕向警予、蔡畅及其母等多人来到法国,就读于蒙达尼县的中学。7月6—10日,新民学会旅法会员13人在蒙达尼聚会,讨论学会之宗旨及实现宗旨的方法。8月,工学励进会改名为工学世界社,社员发展到30人。工学世界社实际上成为以新民学会会员为核心、以蔡和森为精神领袖的一个马克思主义革命组织。
在此前后,蔡和森多次给国内的毛泽东等新民学会会友去信,系统具体地阐述了他的建党思想和计划。毛泽东在回信中认为蔡和森的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在留法勤工俭学人员中,另一个中共早期组织的发源地在法国北部的克鲁邹地区,是以赵世炎、李立三为领导的。赵世炎于1920年6月到达法国。1921年2月,赵世炎、李立三、刘伯坚、刘伯庄、陈公培、罗汉、鲁易、周钦岳等组织了一个革命团体,叫“劳动学会”,成为中共旅欧早期组织的又一源头,为促进中共旅欧早期组织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0年底,曾在国内参与过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建活动,并与李大钊、陈独秀熟识的张申府也来到法国。1921年春,他先介绍与他同来的刘清扬加入中国共产党。接着,他们二人又一起介绍比他们稍早抵法的周恩来加入中共。周恩来和刘清扬都是天津觉悟社成员,来法前都与李大钊有过接触,也都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书刊。尤其是周恩来,到法国后更加深入地学习马列著作,很快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积极参加和领导群众斗争,迅速成为旅欧华人中的活跃领袖。
这年春天,已先期来到法国的赵世炎、陈公培经陈独秀联系,也与张申府接上关系,于是上述人员组成了一个旅法共产主义小组,由张申府负责。起初他们多在法国巴黎等地分散活动,所以简称巴黎小组,是中共正式成立前的共产主义早期组织之一。
1921年一年中,旅法的勤工俭学青年与华工们接连掀起三次大的斗争,即“二二八”争取生存权、求学权的斗争,“八一三”反对中法秘密大借款的斗争以及争回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新民学会工学世界社、劳动学会和巴黎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们,都积极参加并领导了这些斗争。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李立三、李维汉、王若飞、刘伯坚、向警予、蔡畅、陈毅、聂荣臻、邓小平等都成为活跃的群众领袖和斗争骨干。
1922年6月3日,法国、德国、比利时三国的旅欧共产主义者代表在巴黎郊外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讨论建立统一的共产主义组织问题。经讨论决定,组织的名称为“旅欧中共少年共产党”。
1924年7月,周恩来奉党之召,由海路归国。此后旅欧党团在李富春、李卓然、傅钟、邓小平等相继领导下,又有很大发展。1926年初,傅钟、邓小平等20人赴俄学习。此后旅欧党团组织逐步结束。
中共旅欧早期组织从1920年开始酝酿,到1926年基本结束,在大约6年时间中,发展了大量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涌现出一大批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中共旅欧早期组织为党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