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1958年张国焘向中共要生活补助 毛泽东如何批示--国家史册

  

  核心提示:当时,中美关系十分紧张,当简报传到毛泽东那里时,毛泽东根据他已经想好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提出过的意见,提笔在简报上批道:“应劝张国焘割断他同美国人的关系。如能做到这点,可考虑给以个人生活方面的补助。毛注。”(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第30页)

1958年张国焘向中共要生活补助 毛泽东如何批示--国家史册

晚年张国焘(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文章摘自《老人报》2011年6月24日 作者:霞飞原题为《晚年张国焘靠写回忆录为生》 有删节

  张国焘是1897年出生的。他投靠国民党后,于1948年随国民党到台湾,时年51岁。从此时起,到1979年他82岁去世时止,是张国焘的最后31年。这31年中,张国焘一直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期间,他曾有过多次选择。最后,他凭自己的意志所作出的选择,决定了其凄惨的命运。

  试图回大陆养老

  上世纪50年代,因找不到赚钱的门路,张国焘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之中。他只好拼命写稿,期望通过稿费收入维持,并还上债务。但香港几家大报刊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用他的稿子了,收到退稿信是家常便饭。张国焘走投无路,便想到了共产党,想到了毛泽东。

  正好,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八大”,张国焘通过报纸很认真地研究了一番,认为中国共产党提倡“双百”方针,政策方面放宽了,毛泽东可能会不计前嫌,容纳他,以自己的老资格,中国共产党方面至少会养活他。于是,他开始寻找香港与中共有联系的人士,以便向中共中央转达他想回大陆定居养老的意向。但是,张国焘仍然脚踩两只船,他也通过一些关系,与美国人联系,试探能否与美国人合作。一些在香港的美国人表示,美国方面愿意帮助他,并给了他一些生活补助。

  经过一年多,到了1958年,张国焘终于同共产党方面联系上了。当年10月,他在与中国共产党在香港的人员接触中表示,愿意为新中国做点事情,并请求中共中央提供生活补助。中共中央于1959年1月5日将张国焘表达的意思印成内部情况简报,报送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早已知道张国焘与美国人有联系,对张国焘生活困难的处境也很清楚。当时,中美关系十分紧张,当简报传到毛泽东那里时,毛泽东根据他已经想好并且在一定范围内提出过的意见,提笔在简报上批道:“应劝张国焘割断他同美国人的关系。如能做到这点,可考虑给以个人生活方面的补助。毛注。”(见《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第30页)

  毛泽东的意见,得到了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的赞同,并且很快就由中共中央在香港的工作人员向张国焘转达了。张国焘考虑再三,最后向中共中央在香港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以往是个演员,现在我是一个观众了,我还是当个观众吧,希望少看到些悲剧。张国焘说这些话,已经是明确表示不再打算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了,更谈不到为新中国做点事情了。关于给张国焘生活补助的事情,也只好作罢。

  与美国人合作

  1961年的一天,张国焘正在家中闲坐,听见有人敲门,张国焘的妻子杨子烈一跛一拐地去开了房门。门口站着一个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此人自我介绍说:我是美国堪萨斯大学名人中心的研究员,特来拜访张先生。二人整整谈了半天。最后,来人对张国焘说:“你在中国共产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离开你,任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都不完整,我建议你写回忆录,写出来是很有价值的。出版的事情我帮你解决,现在,算堪萨斯大学向你约稿,每月给你2000港元,作为生活费用,书出版后,稿费照样付给你。”

  第二天,张国焘就动起笔来。他从自己的童年写起,一路写下去。写作中,往事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他时常心潮起伏,不能自禁,经常在写作时,不知不觉之间,眼泪就流了下来。

  这样,张国焘连写了4年,到1965年基本脱稿。美国堪萨斯大学并未食言,每月给他2000港元。最后完稿时,又付给他一笔可观的稿费,取走了张国焘的手稿。

  自从与美国人开始合作后,张国焘的经济收入直线上升。有此经历后,张国焘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头脑。

  惊走加拿大

  1966年,中国大陆搞起了“文化大革命”。张国焘每天都读报纸,对“文化大革命”的情况十分关注。他也为大陆的动乱担心,但是一想到自己已经是局外人了,也就不去多想了。至于他个人的安危,张国焘是这样认为的:香港归英国人管,大陆不管怎么闹,也闹不到英国的地盘上来。红卫兵是不敢跑到香港来揪斗自己的,自己可以安心在香港当“寓公”了。

  到了1967年,大陆的“文化大革命”闹得更厉害了,什么打砸抢抄抓,几乎每天都有发生。一天,张国焘到街上闲逛,突然见到香港街头也贴出了大字报。他不禁脸色大变,气喘吁吁地跑回家中,告诉杨子烈这一情况。杨子烈的心情也紧张起来。从此,二人一直心神不宁,关了房门,不再出屋。这段时间,张国焘对报纸看得更细了,对一些报道,还反复看,琢磨字里行间的意思。

  有一天,邻居来告诉杨子烈说,前几天,有两个陌生人来此打听张国焘的住址。杨子烈赶紧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张国焘。张国焘越想越不对劲,自己在香港的住址是不对外宣传的,只有少数亲友知道,怎么会有陌生人来这一带打听他的住址呢?莫非是大陆的红卫兵或者其他什么造反组织派人来香港了?他和杨子烈越想越害怕。这一惊,可了不得,张国焘几乎每天都睡不着觉,心惊胆战地过日子。于是夫妻俩考虑,到加拿大投奔他的儿子去。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