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探索与奋进——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回顾--国家年鉴
1950年2月24日,云南全境解放,云南各族人民彻底摆脱了反动统治的桎梏,当家作了主人。从此,云南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丰富多彩的篇章。从1950年2月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近29年,是党领导云南各族人民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重大成就的历史时期。
三个重要历史阶段的回顾
1950年2月~1978年12月,云南各族人民在中共中央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发展阶段,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第一个阶段:1950年2月~1956年9月,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云南解放后,中共云南省委贯彻中央关于“团结第一,工作第二”的方针,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民族工作中采取一系列“慎重稳进”的措施,加强各方面的团结,完成了征粮剿匪任务,巩固了人民政权;疏通民族关系,推行民族区域自治,使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同时,省委从云南边疆多民族的实际出发,分类指导,采取了内地坝区土改、内地山区土改、缓冲区土改、和平协商土改和直接过渡等多种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民主改革方式,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顺利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他社会改革,为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创造性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云南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省各族人民共同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第二个阶段:1956年9月~1965年5月,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在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后,党对适合云南省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1957年下半年开始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度使云南经济社会陷入困境。但在1959年庐山会议后继续跃进期间,省委针对云南的实际,注重调查研究、恢复“慎重稳进”的方针、批判反“三论”观点、对边疆农村所有制进行调整和解散边疆农村的公共食堂等,把损害降到了最低。特别是1961年至1965年,按中央“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整,经济社会得到恢复发展。即便同时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左”的错误仍在发展,省委也提出了“不需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正确观点。
第三个阶段:1966年5月~1978年12月,在遭受严重挫折及徘徊中前进。1966年5月开始,“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云南各项事业受到严重摧残。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于“两个凡是”的干扰,“左”的错误尚未得到彻底纠正,云南也经历了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但为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奠定了基础。
革命和建设取得的成就
综观1950年~1978年云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近29年的历史,党领导云南各族人民所取得的成就,为云南之后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立和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实现了各族人民真正当家做主,掌握自己的命运。云南解放后,开展清匪反霸、剿灭敌特的斗争,为人民当家做主、社会稳定、边境安宁提供政治保障,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云南各族人民通过各种途径真正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社会面貌由此焕然一新。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云南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党领导云南各族人民通过多种形式的民主改革,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创造性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实现和巩固了云南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云南解放后,省委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方针政策,并采取特殊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实现了各民族共同进步,使云南成为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大家庭。不断加强和扩大同各爱国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和人民团体的通力合作,建立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有力地促进了云南各族儿女的大团结,推动了祖国统一的进程。
——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到1978年,云南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了几倍、十几倍的增长,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原有工业部门大大加强,许多新的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几乎所有工业产品都比旧中国全省的最高年产量有了成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为以后云南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