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邓小平谈林彪垮台后的政治局势:几个书生在胡闹--国家史册

  

黄洋界、八面山、双马石、朱砂冲、桐木岭;

  大小井、黄坳、茨坪;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工艺美术厂;

  井冈山的许多历史遗迹和景点留下了邓小平的足印。

  井冈山的群众得知邓小平来了,都很兴奋,想方设法要见见他。井冈山党委也尽可能为邓小平在山上的活动提供方便,在参观、食宿方面作了认真安排。

  直至今日,许多井冈山人都能如数家珍般地叙述邓小平当年寻访井冈山的珍闻轶事:“说草”、“吃鸡”、“评戏”、“诊脚”等等。富有革命传统的井冈山人民与革命领袖心心相映。

  池龙,泰和籍的老红军,空军通讯部原副部长。因得罪过吴法宪,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反革命”,一人囚居山东。他只得把三个孩子送回泰和,托付给乡亲们和当地政府。“九·一三事件”后,池龙回到北京。1972年秋,他回到故乡,一来感谢乡亲们和当地政府,二来看看分别数载的骨肉。他住在泰和县革委会院内的小客房里。

  11月17日,池龙那军人特有的敏锐,使他感觉到今天来的,住在小客房另一端的客人,决不是一般的人物,因为当晚泰和县革委会保卫部派出了两层岗哨。究竟是谁呢?池龙几乎一夜未眠。18日一清早,他急匆匆地找县委书记刘步山打听。当得知是邓小平后,他激动地对刘步山说:“我要见他,我熟悉他。”

  刘步山也是一位老同志,“文革”前夕,他任泰和县委书记。在“文革”中受过冲击,很理解池龙这样老同志的心情。他先与卓琳商议了一会,随后又设法说服了随行人员,便去告诉邓小平:“首长,有一位老同志想要见你。”邓小平一听,很爽快地说:“好!来,来,来。”

  池龙见到邓小平,十分激动。立正敬礼后,上前紧紧握住邓小平的双手,大声说:“首长,我是红一方面军的,在长征时经常看到你,当时我是通讯兵。”邓小平仔细地端详着池龙,“哦,记起来了,是有这样一位小伙子。”

  两人坐下来回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往事。刘步山也一声不吭地端起一张椅子,在门口坐下,不让别人来打断他们的谈话。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两个多小时,邓小平和池龙还在交谈。当池龙悲愤地诉说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的痛苦折磨后,邓小平冷静地对他说:“文化大革命是‘左’了,被坏人钻了空子。”

  “林彪这个人不能说没本事,就是伪君子,利用毛主席抬高自己。”

  “林彪垮台了,我们党的日子会好点,就是有那么几个书生在胡闹。”

  邓小平见池龙有怨气,要他正确对待个人遭遇,不要纠缠于个人的恩怨,要振作精神,把眼光看远点。

  “老首长……”池龙被邓小平的广阔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所感动,这位从枪林弹雨中闯出来的汉子流泪了。

  考察农业机械化是周恩来总理交给邓小平此行的任务之一。邓小平深知总理在“文化大革命”中忍辱负重,昼夜操劳,真是鞠躬尽瘁,他希望能为这位多年的战友加兄长分担点忧劳,作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邓小平利用这次初访井冈山首先去了泰和县拖拉机厂,与厂里的干部交谈,询问小型拖拉机的生产情况。他从木模、翻砂、刨、钳、金工、装配等一个个车间、一道道工序都仔细地看了一遍。随后,他又去泰和县上田观看农用水田插秧机操作表演。连日来邓小平在吉安地区走了几个县,相当劳累。可他不顾疲乏,踩着泥泞的乡间小道,特意走上田埂,就近看插秧机表演。邓小平一边观看一边说:“插秧机这个问题,世界都没有解决,连日本都没有解决好,关键的问题是分秧不均。”

  回到招待所后,刘步山询问邓小平看了农田插秧机操作后有什么意见。邓小平说:“农业机械化是个方向,你们还要研究农业机械化。”当听说扩大规模难,邓小平又说:“一件事总是由难到易。”

  在泰和了解农业机械化的问题之后,邓小平又决定再到农村去看看。像从前那样,他要和普通农民、农村基层干部摆摆“龙门阵”。

  11月19日清晨,邓小平乘车离开泰和县城,直奔吉安市禾埠公社军民大队。

本文摘自《邓小平八次南巡纪实》 ,童怀平 李成关 编著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