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百团大战”抗战时已被彻底否定 彭德怀挨批20天--中国年鉴
要谈百团大战,先得从交通破袭战讲起。自从我们在华北各地建立根据地以后,日军就以我敌后根据地为“皇军之大敌”,认为“若不剿灭共产则华北明朗无望”,因此不断地对各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为了割裂和缩小抗日根据地,他们竭力强化交通,所谓“东亚新秩序由交通出”。除了严密控制原有的铁道线外,在各根据地周围增修铁路、公路,并不断向根据地内延伸,在路侧还挖掘交通沟,修筑碉堡,宣称“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企图把各根据地装在他们的“囚笼”中。这就是所谓“囚笼政策”。在反“扫荡”的斗争中,交通问题一直是斗争的焦点。
“囚笼政策”的确给我们造成很大的麻烦。那时,我们已经发明了地道战,首先是冀中发明的。这对粉碎敌军“扫荡”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因为铁路、公路掌握在敌人手中,他们可以随时调兵,而我们的交通却非常不方便,所以很需要破袭他们的交通线,主要是破袭铁路。破袭铁路还有个附带的目的,就是想搞一些铁轨。当时华北好几个根据地都有了自己的小型兵工厂。晋西北贺总对这个抓得很紧,晋察冀和别的根据地也都有小型兵工厂,搞了铁轨来造枪、造迫击炮。铁轨当时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军事资源。实际上,从山西、河北一直到山东,对平汉路。正太路等铁路,能够挖的地方都在挖铁轨,还有很多民兵参加。所以,交通破袭战在百团大战以前一直在进行着,不过规模都比较小,影响也不大。
百团大战原来叫交通破袭战,不过这次是有统一组织的、规模较大的交通破袭战。这个问题在八路军高层领导中酝酿了很久,大家意见都是一致的,而且在战役发起前也报告了中央,中央是知道的。根据总部在战役前发布的《战役行动命令》规定,只有20多个团参战;可是,由于各地吃尽了敌军“囚笼政策”的苦头,都想打破敌人的“囚笼”,大家踊跃参战,所以事后一统计,参战的单位100个团都不止。当然,这是把一些地方部队都算上了。那时的团也不规范,有大团、有小团,比如华国锋同志的家乡交城的那个团,只有几百人,也称团。这样加起来共有100多个团。百团大战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那是在大破袭战胜利后,新华社要发消息,记者来找副总参谋长左权,问这个消息怎么发。他们在商议中觉得破袭战的名称不响亮,参加这次破袭战的有100多个团,就叫百团大战吧!消息一发,百团大战的名声就传开了,对全国人民起了很大的振奋作用。当然,百团大战后敌人发动报复“扫荡”,我们也受到不少损失。北方局机关在敌军“扫荡”时被包围了,张友清等几个重要干部被敌人捉到太原去杀掉了。当时我已回延安,如果还在那里,可能也跑不掉。
百团大战胜利的消息传到延安,毛主席很高兴。据彭德怀同志讲,毛主席曾发电表扬,并说:“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以组织一两次?”9月11日,在毛主席主持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根据李富春同志的提议,讨论了庆祝百团大战胜利的问题。9月23日,毛主席在杨家岭所作的《时局与边区问题》的报告中又说:“百团大战的估计:是敌我相持阶段中一次更大规模的反‘扫荡’的战役反攻……它有打击了敌人。鼓励了人民、孤立了顽固派的伟大意义。顽固派不能再说什么游而不击”了。以后,还掀起了一个很大的宣传百团大战的运动。
后来,有些人批评百团大战,说它暴露了我们的力量,使敌人集中兵力来对付八路军,减少了对国民党军队的压力,这也是事实。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百团大战。因为,它大规模袭击敌军,取得了较大的胜利,战果很大,政治影响也很大,也减轻了友军的压力,这对抗日是有利的,是我们党和军队对民族、国家作出的重大贡献。而且让日寇控制着交通,把我们的根据地隔断,我们很不方便,也不容易发展。从现在来看,百团大战应该说是正确的。至于说日军的报复“扫荡”,确实使我们受到损失,可是,打仗总会有牺牲,就是你不打他,或者打他打得不厉害,随着敌后抗日力量的迅速发展,他同样要对我们进行“扫荡”。从我们在华北各地敌后建立根据地以来,敌军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们的残酷“扫荡”,实行“三光”政策灭我之心从来没有改变过。
批评百团大战最厉害的是在七大前召开的华北工作座谈会议。这次会议,从根本上否定了百团大战,还批评了彭德怀同志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在谈到反逆流斗争中有些地方不讲政策、随便杀人、不尊重人权时,引用了法国大革命时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它成为华北工作会议上批判彭的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一个内容,因为毛主席看到这篇文章时不高兴,认为没有阶级分析。文章发表时,我已经回到延安,后来听说文章是别人起草的,署名的也不只是彭德怀一个人。平时,彭德怀同志个性正直刚烈,处事不苟且,不屈从;为人不矫饰,不阿决;治军严格,律己刻苦,但有时失诸急切,态度生硬,不免得罪一些人。所以,在20多天的批判中,不少同志的发言缺少实事求是的精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有失公正。毛主席这时没有说百团大战不对。他说抗日战争期间的问题要等抗日战争结束了以后才能作结论、才能说清楚,所以,现在这个事情不作结论。这样,表面上是不了了之,实际上是把问题挂起来了,彭德怀同志很不高兴。会议本来是总结工作,后来发展到集中批彭德怀,不但事先没有给彭打招呼,连我这个北方局书记对会上批彭不断“升温”也缺乏思想准备,没有人同我来商量过。
所以,华北工作座谈会上这样批彭是不应该的,会议的结果不好,批评者上纲上线,被批评者有口难辩,会议不了了之,以致长期间是非不清,以讹传讹,使上下之间、同志之间心存块垒。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
本文摘自:《杨尚昆回忆录》,作者:杨尚昆,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