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共产党人在西柏坡的“赶考”征程--国家史册
西柏坡村口矗立的雕塑
车到西柏坡,激情撞心窝。熟悉的山水熟悉的人,这是笔者第三次来访西柏坡了。
在这里,我们寻访新一代中共领导集体寻根、重温“两个务必”的足迹;在这里,我们聆听老百姓给党员干部讲“特殊党课”;在这里,我们耳边再一次响起新中国的缔造者、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有关“赶考”的警语,不能不回首沉思从这里开始、仍路途漫漫的“赶考”征程……
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
“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这是当年在这一带广为传唱的歌。
2002年12月5日,西柏坡纪念馆的讲解员又动情地给胡锦涛和他的同事们唱起了这首悲壮的歌。胡锦涛总书记静静地听着这歌声,眼睛看着巨幅照片上那望不到尽头的推着小车、挑着担子运送粮食物资的老百姓队伍,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啊!
在西柏坡廉政教育馆的展厅里有一块大展牌,上面展示着三大战役中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数字统计:出动民工539万人,出动担架107700副,出动牲畜1036300头,支前军粮95000万斤。这是中外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波澜壮阔的后勤供应大军。
在西柏坡纪念馆里,你会看见全部由平山子弟组建、陆续补充兵源4500人的“平山团”,因为战功卓著,受到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通令嘉奖,被命名为“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你还会看见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给伤员一口口喂饭的照片,仿佛能听到当年伤愈归队的伤员们跪在她面前一声声叫着:“娘!娘!”
对共产党、对人民子弟兵,平山县和西柏坡的乡亲充满了无比深情。西柏坡有一位老人这样说:“中央工委和中央机关来了,俺们老百姓可高兴了,都忙着腾房子。滹沱河沿岸村子里的房子被日本鬼子烧了不少,一下子进来这么多机关这么多人,确实有困难。但听说‘工校’要住,乡亲们都毫无怨言。有的一家老小几代人挤在一起住,把好房子腾出来,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还把准备要娶媳妇的新房也让了出来。有些群众还把自己的地让出来,给中央机关种菜。从1948年初,当地群众帮助中央机关修建了1000多间房子,挖了十几眼窑洞,在东坡村还修建了一座能容纳200多人的大礼堂,我们还帮助中央机关运送货物和安置家属孩子,当时中央机关10000多人住在我们县的100多个村子里,这么多人吃的大米、小米、面粉、蔬菜、鸡蛋等都是当地供应的。县里还组织了大量民工整修了西柏坡至各地的公路共200多里……乡亲们都知道,共产党是为老百姓谋幸福的,所以都心甘情愿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