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毛泽东如何使长征由被动变为主动--中国年鉴网
版画《长征》,作者刘旷(资料图)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宣告了“左”倾中央“进攻路线”的破产。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失守后,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会议性质为政治局常委会——笔者注),决定实行“战略转移”,即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在确定长征人员名单时,开始是没有毛泽东的,周恩来、张闻天等为此据理力争。周恩来向博古、李德提出的理由是:毛泽东是红军的创始人,是井冈山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已经在红军中有很高威信,丢下他,在党内和红军内是通不过的,势必影响军队的士气。王存福:《毛泽东差点与长征无缘》,《档案时空》(史料版),2006(7)。张闻天提出的理由是:毛泽东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政府机关进行转移,连主席都丢下了,于情于理都是说不通的,对实现这次大转移也是极为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左”倾错误路线的执行者只得勉强同意毛泽东参加长征,但对有关长征的重大转移没有发言权。
四十多年后,当时担任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翻译的伍修权曾回忆说:
如果毛泽东当时也被留下,结果就很难预料了。我们党的历史也可能成了另一个样子。卢弘:《红军长征前夜的内部斗争》,《书摘》2006年10月1日。
中央红军战略大转移是严格保密的。国民党军队虽然布置了几道封锁线,却不知道红军往哪个方向突围,当时,在中央苏区西南方向的第一道封锁线上部署的兵力并不强。1934年10月21日夜间,红一军团在赣县王母渡、信丰县新田之间突围。到25日,中央红军经过战斗,全部通过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毛泽东深有感慨地说:从现在起,我们就要走出中央苏区啦!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第346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部队到信丰县古陂杨坊宿营时,贺子珍从休养连前来看望毛泽东,讲起瑞金县男女老少相送时紧紧拉着红军的手,不停地说:“你们千万要回来啊!”毛泽东听后说:“我们欠根据地人民实在太多了。”11月上旬,中央红军顺利地在湘南通过第二道封锁线。这时,毛泽东的警卫员吴吉清因患疟疾发高烧。毛泽东把自己的担架让给他使用,安慰他说:“同志们抬你走是要累一些,但这不要紧,因为我们都是同志。”11月中旬,他们在湘南越过第三道封锁线,进入潇水、湘水地区。
当蒋介石判明红军西进的意图后,立刻部署“追剿”和堵截,企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局势,毛泽东认为湘南地区党和群众基础比较好,有利于红军的机动作战,提议乘国民党各路军队正在调动,“追剿”军主力薛岳、周浑元两部还没有靠拢时,组织力量进行反击,寻歼国民党军一部,以扭转战局,变被动为主动。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也向中央建议:“在灵活机动中抓住战机消灭敌军小股,迫使蒋军改变部署,阻击、牵制敌人”;“否则,将被迫经过湘桂边之西延山脉,同桂军作战,其后果是不利的。”《彭德怀自述》,第19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对此建议,博古、李德拒绝接受,消极避战,丧失了一次较好的战机。11月25日,中革军委决定红军从广西全州、兴安间抢渡湘江,这里是国民党军队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27日,红军先头部队顺利控制了渡口。但因队伍携带的辎重过多,行动过缓,大部队还未过江,就遭受刚刚赶来的优势敌军的夹击。在激战中,毛泽东随军委纵队从花村渡过湘江。
中央红军主力突破湘江封锁线,跳出了包围圈,使蒋介石消灭红军于湘江东岸的计划失败了,但红军自身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即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为3万多人。这时,博古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一筹莫展。李德一面唉声叹气,一面却诿过于人。所以,他先拿红二十二师师长周子昆开刀。这个师在湘江岸边进行阻击,被打垮了,只有负伤的周子昆等十多人突围出来。李德指责周子昆临阵脱逃,粗暴地训斥道:你的部队呢?没有兵还有什么脸逃回来!命令警卫班将他捆起来,送军事法庭处置。然而,警卫班战士一个也不肯动手,在场的博古默不做声。于此,毛泽东便直接出来干预了,说:“周子昆交给我处理。”他同周子昆谈了话,鼓励他好好干,继续带兵打仗。李德知道后,气得暴跳如雷,攻击毛泽东“收容败将,笼络人心”。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893—1949),第348页,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过湘江遭到惨重损失后,指战员们开始思考,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刘伯承回忆道:
广大干部眼看反五次“围剿”以来,迭次失利,现在又几乎濒于绝境,与反四次“围剿”以前的情况对比之下,逐渐觉悟到这是排斥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正确路线,贯彻执行了错误的路线所致,部队中明显地增长了怀疑、不满和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这种情绪,随着我军的失利日益显著,湘江战役达到了顶点。《刘伯承回忆录》,第4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当时,博古、李德仍然坚持原定计划,继续率领红军向湘鄂川黔之交的地方前进,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向中央政治局提出,部队应该放弃原定计划,改变战略方向,立即转向西到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去,一定不能再往北走了。张闻天延安整风笔记,1943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