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150多位新华社英烈铸就的丰碑--国家年鉴
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呼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的口号,时任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社前身)负责人——年仅36岁的瞿秋白坦然走向刑场,盘腿坐下,饮弹洒血,慷慨就义。
回望新华社80年奋斗历程,150多位新华英烈用鲜血和生命筑起新闻史上不朽的丰碑。中国新闻史,因他们而更加璀璨。新华精神,因他们而分外厚重!
“红都”瑞金叶坪村,有几间不起眼的土屋,这里是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中央苏区抗击国民党军队第三次“围剿”的隆隆炮声中宣告创立。
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红中社最早的负责人周以栗长期带病工作,他不仅开创了《红色中华》报的多个栏目,还带领大家播发红中社新闻电讯。
红中社在中央苏区的最后一任负责人瞿秋白,在红军主力长征后,领导奋战在苏区的红中社人员,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坚持出版《红色中华》4个月,发行24期。
1934年11月,周以栗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突围时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年仅37岁;1935年2月,曾担任红中社秘书长的徐名正,突围途中被捕,在福建长汀英勇捐躯……
黄君珏——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经理部秘书主任兼总会计师,在1942年日军的大扫荡中,她与另两位战友在一个宽约1米、深不足3米的山洞里,抗击搜山的日本鬼子。子弹打完,黄君珏在岩石上砸断手枪,用尽最后力气,纵身一跃,乌黑的短发在空中扬起……
那一天,是黄君珏30岁的生日。
“我多么怀念他们啊!”当年新华社晋绥总分社吕梁分社的随军记者马明曾这样回忆,“我们这些人既是记者,又是战士,8年中,仅新华社就有110位好同事‘壮烈’了”。
面对敌人一次次鞭抽吊打,“灌肚肺”“坐老虎凳”,甚至用烧红的铁丝戳入胸部,新华社女记者叶邦瑾一次次昏死过去,但绝不屈服。1946年8月,叶邦瑾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年仅21岁。
为拍摄真实的战斗场面,华东野战军分社第13纵队新华支社和《进军报》摄影记者姜树堂不惧枪林弹雨,多次深入战斗最激烈的战场。1948年7月12日,在兖州战役中,姜树堂在拍摄我后续部队源源攻入城内歼灭残敌场景时,一发炮弹突然落在他身边。姜树堂壮烈牺牲,年仅23岁。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高健飞,这位年仅23岁的新华社华中分社记者,在乘车途中遇到美军飞机轰炸覆车罹难。烈士遗体被安葬在朝鲜的一座高山上,面朝祖国。
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共有7位新华社记者长眠异国。
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矗立着一个高高的纪念碑,上面刻着周总理的亲笔题字:“参加亚非会议的死难烈士公墓”。1955年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召开之前,国际反动势力和台湾当局勾结,阴谋暗害出席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和周恩来总理,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事件中牺牲的11位烈士包括3名新华社记者:对外部第一任主任沈建图、香港分社社长黄作梅、对外部记者李平。
1999年5月7日深夜,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妻子朱颖3人壮烈牺牲。
80年风雨历程,一代代新华社记者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不畏艰险,不惧牺牲,以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履行崇高的职责和使命,不断书写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传奇。(张宗堂 隋笑飞 孙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