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毛泽东“三大志愿”折射伟大人格--中国年鉴网
1961年8月在庐山,有一天毛泽东和他的卫士张仙朋聊天,谈他的志向,他说:“我有三大志愿:一是要下放去搞一年工业,搞一年农业,搞半年商业,这样使我多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我不当官僚主义,对全国干部也是一个推动;二是要骑马到黄河、长江两岸进行实地考察,我对地质方面缺少知识,要请一位地质学家,还要请一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一起去;三是最后写一部书,把我的一生写进去,把我的缺点、错误统统写进去,让全世界人民去评论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笔者以为,毛泽东“三大志愿”折射伟大人格,体现了他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反映了他笃志嗜学、孜孜以求的开拓精神;折射了他谦虚谨慎、自知之明的科学态度。
先说,毛泽东的第一个志愿。毛泽东一贯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倡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他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堪称我党民主作风的典范。当年,在中央苏区,只要有几天战斗的间隙时间,毛泽东就会找来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甚至地主,开调查会。本地的社会结构、风土人情乃至一块豆腐卖多少钱,哪家的水酒最受欢迎,土布和盐、洋火等日用品从哪里进的货,他都了如指掌。在延安,他穿着和农民几乎一样的棉袄,走在街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人和他打招呼,想停下来就停下来和他聊天,大到边区政策的建议、小到农民骂他的一句闲话,他都能声声入耳。建国后,走进红墙深处的毛泽东,常常为见不到群众感到寂寞与烦恼,他就委托警卫战士搞调查研究,有时自己则戴上口罩深入到老百姓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