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个案研究不等同于“碎片化”研究--国家史册
近年来,随着一些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个案实证研究法的介入,中共党史研究发生了很大变化,空洞说教缺乏学术支撑的做法某种程度上受到抑制。不过,在个案实证研究踏步前进时,有学者认为,关乎中共党史整体脉络的若干基本问题(也可以说是重大问题)还没厘清,细抠个案中的小问题,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碎片化”表现。
其实,党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本意上是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事实不见分析,只讲是什么而不讲为什么的倾向。把党史研究中的某些个案实证研究简单认定为“碎片化”研究,我认为是偏颇的。就党史研究中的村庄个案研究而言,有研究者探寻了我国集体化时期的个体村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村队干部的私人记录(包括工作日记、个人工分所得及家庭收入等)、村庄正式台账及不上台面的账目等。借助这样的材料,结合对当事多方的访谈,自然而然地推动着研究者进行深入挖掘。我们有理由相信,以解剖麻雀的踏实洞察,当会领悟到微观折射宏观这一研究境界的真谛。
具体地讲,从村队干部的私人记录中,不难发现农业集体化时期在党和国家的政治动员下,乡村治理中政治化的脉络。在对这些具体问题的因果探究中,视野会逐渐开阔,相应地也为中观与宏观层面的问题意识的生成提供了阶梯。由此,农业集体化时期,国家和基层社会关系等宏观问题等就会被折射出来。
所以说,不要一看到以“村”、“庙”、“家族”等为个案的研究,便条件反射般地认定是“碎片化”。这样的认定无疑是曲解了“碎片化”的本义。其实,只有深入研究感悟,多方对比,才能真正辨识“碎片化”所指。没有换位思考,没有实践感悟,简单教条地谈论和评判“碎片化”问题,对党史研究是莫大的伤害。
(张海荣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