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峥嵘岁月 > 党史研究 >
延安中央党校的大生产运动--中国年鉴网
五、生活大改善 文化活动空前活跃(上)
中央党校开展大生产运动以后,党校食堂得到明显改善。当时党校食堂的伙食分大灶、中灶、小灶。一、二、四部吃中灶,三、五部学员中一部分学员吃中灶,多数吃大灶。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吃大灶。吃小灶的只是少数高级干部和伤病员。不同灶别供给标准不一样,比如肉食,中灶每人每月5斤,大灶每人每月3斤;食油,中灶每人每月3斤,大灶每人每月1斤半;粮食各种灶基本上都是每人每月37.5斤,蔬菜每人每月1斤。小灶,未见具体供给标准。1943年10月22日《解放日报》报道中央党校伙食大改善时,说每周可吃六次白面馍,每人每天可吃二两四钱肉,七钱油,三两豆腐,一斤蔬菜。菜可以吃到十八种花样。
一部三支部学员丁致远回忆:“1942年我们初到时,伙食每日主食基本上吃小米,一周才能吃一顿白面,菜差不多每日都是羊油熬土豆。到了1943年和1944年,我们每天早餐可以喝豆浆,中午、晚上吃细粮,三菜一汤。冬天还可以经常吃火锅。生活比初期时好多了。”
二部学员杨立回忆:“我们到校后第一餐饭,大家吃得非常满意,还以为这是欢迎饭。可是以后天天如此,大家都称赞党校的伙食办得好。”二部学员刘刚峰是从太行来的,他说:“党校的伙食比前方好多了。每天都可以吃到白面馒头,菜里还有肉,许多人到党校后体重都增加了,我就胖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