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地区成就 >
西藏山南地区:“十一五”卫生事业成绩斐然--国家年鉴
“十一五”以来,山南地区[DiQu]医疗卫生[WeiSheng]事业坚持“以农牧[NongMu]区为重点,预防为主,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工作方针,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保障全地区[DiQu]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主线,以新型农牧[NongMu]区合作医疗制度和三级医疗卫生[WeiSheng]服务网络建设与管理为重点,促进了地区[DiQu]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地区[DiQu]卫生[WeiSheng]局局长巴桑说,目前,全地区[DiQu]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WeiSheng]机构122个、卫生[WeiSheng]技术人员1643人、总床位数831张,每千人拥有床位为2.5张,人均期望寿命达到67岁。
农牧[NongMu]区医疗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广大农牧[NongMu]民公平享有基本卫生[WeiSheng]保健。结合地区[DiQu]实际,地区[DiQu]卫生[WeiSheng]局制定了《山南地区[DiQu]农牧[NongMu]区医疗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农牧[NongMu]民免费医疗经费水平已由2005年的年人均80元,提高到2010年的180元,农牧[NongMu]民医疗制度覆盖率达100%,农牧[NongMu]民参加率为97.1%。农牧[NongMu]区医疗制度深受广大农牧[NongMu]民群众的欢迎,为保障广大农牧[NongMu]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WeiSheng]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该地区[DiQu]各种传染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WeiSheng]事件和急性传染病能力不断提高。加大了对鼠疫、结核、乙肝等重大传染病和碘缺乏、大骨节病等主要地方病防治工作力度。从2002年开始,执行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目前12个县均能开展疫情网络直报和日零病例报告。地区[DiQu]疾控中心实验室于2007年顺利通过资质认定。
卫生[WeiSheng]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十一五”期间,地区[DiQu]卫生[WeiSheng]系统新增项目投资1.18亿元。其中,45个乡镇卫生[WeiSheng]院主要以中心卫生[WeiSheng]院改扩建1720万元,浪卡子、桑日、扎囊、加查4县医疗卫生[WeiSheng]服务中心改扩建4540万元,隆子县疾控中心151.91万元,地区[DiQu]人民医院新建门诊楼960万元、住院部1360万元,地区[DiQu]藏医院改扩建1183万元。
藏医药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2004年,山南地区[DiQu]藏医院在全区7地市藏医院中率先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该医院从2005年开始开展外科手术,现年手术300余台,年营业收入增加到2500万元。医院申报的传统藏医“药浴”疗法与“尿诊”技术,已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尿诊”技术于2008年被提升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才队伍建设有较大发展。“十一五”期间,山南坚持把提高人才素质特别是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放在首位,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结构。每年,全地区[DiQu]组织开展不少于10次的短期卫生[WeiSheng]下乡和巡回医疗服务;每年选派14名左右的地直医疗卫生[WeiSheng]专业技术人员下基层工作3至6个月;平均每年举办各类短期培训10余期,培训约150名基层卫生[WeiSheng]技术人员;平均每年“送出去”进行学历教育的学员达30余名。截至今年6月,全地区[DiQu]卫生[WeiSheng]技术人员增加到1643人,每千人拥有卫生[WeiSheng]技术人员增加到4人。
援藏工作取得巨大成效。2006年至2010年,湖南、湖北、安徽3省共派出援藏医疗干部128人赴山南开展援藏工作。几年来,3省共接受山南地区[DiQu]医疗人员119人进行培训。2006年至2010年,3省卫生[WeiSheng]系统共向山南援助资金436万元。(记者 李文健 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