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地区成就 >

中央关心、全国支援开启西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国家年鉴

  
  中央关心——指引着前进方向

  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西藏[XiCang]工作,亲切关怀西藏[XiCang]各族人民。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XiCang]工作,深切关怀西藏[XiCang]人民,先后于1980年、1984年、1994年和2001年召开了四次西藏[XiCang]工作座谈会,从西藏[XiCang]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和深化西藏[XiCang]发展[FaZhan]战略,适时确定新时期西藏[XiCang]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发展[FaZhan]规划,作出中央关心西藏[XiCang]、全国支援西藏[XiCang]的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西藏[XiCang]持续发展[FaZhan]和西藏[XiCang]人民幸福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方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FaZhan]了新时期西藏[XiCang]工作的指导思想,树立了党的西藏[XiCang]工作历史上新的里程碑,极大地加快了西藏[XiCang]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2010年1月,西藏[XiCang]最寒冷的时节,从北京传来温暖人心的消息:1月18日至20日,中央第五次西藏[XiCang]工作座谈会举行。

  这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西藏[XiCang]跨越式发展[FaZhan]进入关键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专题研究西藏[XiCang]工作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总结了西藏[XiCang]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科学分析了当前西藏[XiCang]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对推进西藏[XiCang]跨越式发展[FaZhan]和长治久安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会议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西藏[XiCang]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XiCang]各族人民的殷切关怀,为推进西藏[XiCang]在科学发展[FaZhan]道路上实现跨越式发展[FaZhan]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月的北京城,是全世界聚焦的地方。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西藏[XiCang]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央第五次西藏[XiCang]工作座谈会为西藏[XiCang]各项事业发展[FaZhan]指明了前进方向,现在关键是狠抓落实。他强调,西藏[XiCang]各族干部群众要牢牢把握中央大力支持西藏[XiCang]实现跨越式发展[FaZhan]和长治久安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XiCang]特点的发展[FaZhan]路子,紧紧抓住发展[FaZhan]和稳定两件大事,切实推动西藏[XiCang]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FaZhan],切实推进西藏[XiCang]由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

  雪域涌春潮,齐心谋跨越。乘着中央第五次西藏[XiCang]工作座谈会和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的东风,一股抢抓历史机遇的春潮正在雪域高原上涌动。

  全国支援——尽享祖国大家庭温暖

  从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两岸到雄伟的珠穆朗玛峰脚下,雪域高原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四面八方、全国各地,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一批又一批来到西藏[XiCang]各地,投入各行各业,把自己的理想、智慧、情感倾注在西藏[XiCang]这片热土之上,用满腔赤诚为“第二家乡”的发展[FaZhan]稳定做贡献,为党旗增光添彩。一年一年过去,一批一批轮换,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西藏[XiCang]各族人民心中,那就是——援藏干部。

  乃东县泽当镇金鲁村过去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几年前,乡亲们的困难被县里的援藏干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短短几年间,通过援藏项目的帮扶,金鲁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短期育肥、藏家乐、经济林木种植等项目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一个绿树掩映、漂亮整齐、设施齐全的现代化 新村已成为山南一道亮丽的风景。

  其实,金鲁村只是千千万万个从援藏中受益的村庄之一。

  据统计,自1995年开展对口支援西藏[XiCang]工作以来,全国共有18个省市(含已不再承担援藏任务的四川省)、60多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17户中央企业承担了援助西藏[XiCang]任务,先后选派了6批共4742人进藏工作(不含每批期间轮换人员和系统援藏干部)。目前,西藏[XiCang]7个地(市)的73个县(市、区)和双湖特别区,自治区和地市主要直属部门都在受援范围之内。

  感受着祖国大家庭的无比温暖,西藏[XiCang]人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央作出的全国支援西藏[XiCang]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有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XiCang]的伟大创举。西藏[XiCang]各族人民无不为西藏[XiCang]有中央这样的特殊关怀而倍感温暖,无不为西藏[XiCang]有祖国大家庭的特殊厚爱而倍感荣幸,无不为西藏[XiCang]有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而倍受鼓舞。

  坚强领导——为党旗增光添彩

  坐落在半山腰的昌都县城关镇通夏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展[FaZhan]奶牛生产和科学种田,这几年经济发展[FaZhan]很快,老百姓的日子好了,小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村”,不少游客都慕名前去参观。

  村民们不无骄傲地说,这全是因为党的领导,我们才过上了比蜜甜的好日子!你们看看,我们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何止通夏村!驱车行驶在高原大地,只要看到村庄,就能看到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

  伟大的事业引领伟大的工程,伟大的工程支撑伟大的事业。办好西藏[XiCang]的事情,关键在党。“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西藏[XiCang]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FaZhan]和长治久安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协同共进,发展[FaZhan]稳定的伟大实践为党的建设开辟了广阔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党的建设的与时俱进为发展[FaZhan]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

  致富需要领头羊,稳定需要主心骨。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2006年以来我区共发展[FaZhan]党员44577名,占党员总数的23.3%。党的十七大召开后,自治区党委立即组织万名干部下基层,进村入户宣讲会议精神,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组织千名干部进百村开展“两帮助”活动,切实帮助村级组织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切实帮助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以“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目标,我区各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做到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场所议事。与此同时,农牧区“三个培养”活动也富有成效,已把5209名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4983名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FaZhan]、促进社会和谐、维护民族团结、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在“创”和“争”上下功夫,在“先”和“优”上立标准,抓好载体、注重干事、保持经常、确保实效,真正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西藏[XiCang]各族人民来说,共产党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谁在一心造福西藏[XiCang]各族人民,谁在一心祸害西藏[XiCang]各族人民,老百姓的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党中央和区党委的坚强领导,全区各级党组织的团结努力,在各族干部群众心中,都化为那高高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