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古代文明 >

罗贯中的特意安排:吕布拜董卓为干爹--中国年鉴

  

 

  《议温明董卓斥丁原 馈金珠李儒说吕布[LvBu]》,出自《李卓吾评本三国志[SanGuoZhi]》,清初。中坐者为董卓,左坐者为丁原,后立者为吕布[LvBu],正是吕布[LvBu]“三姓家奴”的写照。不过,他这个骂名,纯粹是小说家言。

  吕布[LvBu]被骂作“三姓家奴”,他的干爹之一是董卓。其实这有点冤枉他了,因为吕布[LvBu]始终是吕布[LvBu],并没有改叫“董布”。其实,同代人中,刘备有养子[YangZi],曹操的父亲曹嵩也是宦官的养子[YangZi]。如果仔细考察,就会发现,董卓与吕布[LvBu]的义父子[FuZi]关系[GuanXi],和曹、刘两家很不同——这背后,也有历史中的大事件。 

 

  ■吕布[LvBu]拜董卓为义父,更像是“结拜”

  《三国演义》里,吕布[LvBu]有丁原、董卓两个义父,再加上亲爹,被张飞骂作是“三姓家奴”。可是翻开《三国志[SanGuoZhi]》,并没有吕布[LvBu]认丁原为义父的记载,可知这件事完全是小说家言。认董卓倒是有一点根据,《三国志[SanGuoZhi]•吕布[LvBu]传》记载说,董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FuZi]”。正史记载董、吕二人的“父子[FuZi]”关系[GuanXi],只此一句,远没有演义里那么明确。

  《三国志[SanGuoZhi]》里还记载了一些养父子[FuZi]关系[GuanXi],如刘备的养子[YangZi]刘封,他本来姓寇,刘备过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三国志[SanGuoZhi]》)曹操的父亲曹嵩是东汉宦官曹腾的养子[YangZi]。汉顺帝四年曾颁布诏书,“听中官得以养子[YangZi]袭爵”。宦官收养儿子,政策上是允许的。

  但刘备与刘封、曹腾与曹嵩的养父子[FuZi]关系[GuanXi],与董卓、吕布[LvBu]之间的义父子[FuZi]关系[GuanXi]相比,总让人觉得不是一个概念。前者与后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以传宗继祀为目的,刘备收刘封是因为无子,认刘封是为了继嗣。曹嵩认了曹腾为养父,以后还能袭爵。这种养子[YangZi]除了不是亲生的,一切权利义务与亲生的无异。而董卓与吕布[LvBu]的义父子[FuZi]关系[GuanXi]更类似于结拜,所以吕布[LvBu]拜义父,连姓都不用改。这种“结拜型”的义父子[FuZi]关系[GuanXi]在三国时期几乎是孤例。

 

  ■“义父子[FuZi]”现象与“胡人”有关

  从南北朝时期起,义父子[FuZi]现象开始出现。如北魏时,“隐士赵逸来至京师,汝南王拜为义父。(《洛阳伽蓝记》)”北齐时的权臣和士开,“富商大贾朝夕填门,朝士不知廉耻者多相附会,甚者为其假子(《北齐书》)”。到了隋唐以后,可以看到大量“义父子[FuZi]”现象。如安禄山先是被幽州节度张守硅“养为子”,后来还申请成为杨贵妃的养儿。安禄山自己也热衷于收养义子,曾经“养同罗及降奚、契丹曳落河八千余人为假子(《安禄山事迹》)”,蔚为壮观。唐末五代,认“义父子[FuZi]”现象更是极为盛行,当时军阀无不收养义子。后唐太祖李克用的假子义儿很多,甚至建立起了“义儿军”。欧阳修在写《新五代史》时还专门立了《义儿传》。

  从以上事例我们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义父子[FuZi]”现象的出现与发展莫不与北方少数民族(时称“胡人”)有关。从史料看,早期建立义父子[FuZi]关系[GuanXi]的双方或一方必为“胡人”。这一[ZheYi]点不难理解,汉人从先秦起就重视宗法制度,“父父、子子”关系[GuanXi]极为严明。而北方胡人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阶段,“父亲”的地位不算太高。史载安禄山认杨贵妃为母,每次觐见先拜杨贵妃后拜唐玄宗,唐玄宗怪而问之,安禄山回答:“臣是蕃人,蕃人先母而后父。”(《新唐书》)既然父亲不重要,因此给别人当干儿子也就不会当回事了。再加上时处乱世,爹(儿子)多力量大,所以魏晋南北朝、唐末五代时期,我们才看到了大量胡人认义父子[FuZi]的现象。

  明白了这一[ZheYi]点,我们再回过头看《三国志[SanGuoZhi]》里记载的董卓与吕布[LvBu]“誓为父子[FuZi]”就不会觉得奇怪了。《三国志[SanGuoZhi]•董卓传》说:“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董卓虽是汉人,但是与羌胡关系[GuanXi]密切,他的手下多为西凉羌胡之兵,因此董卓是深受羌胡之风影响的。当时有人甚至直接骂他是“羌胡之种,毒害天下(《后汉书》)”。再说吕布[LvBu],他是“五原郡九原人也(《三国志[SanGuoZhi]》)”,也就是今天的内蒙古包头,也是胡汉杂处之地。董卓、吕布[LvBu]长期受北方少数民族风气习染,因此二人按照胡人风俗“誓为父子[FuZi]”,就毫不奇怪了。

 

  ■罗贯中将“认干爹”的习俗[XiSu]提前到三国

  “义父子[FuZi]”这一[ZheYi]习俗[XiSu]经过“胡人”引进后,在汉人中也逐渐兴起。明代,“义父子[FuZi]”风俗盛行。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时“多蓄义子”(《明史》),达二十多人。著名的沐英、李文忠、平安都是他的义子。明武宗也收了大量义子,包括太监钱宁、江彬等。嘉靖时,权臣严嵩“募朝士为干儿义子至三十余辈。此辈实衣冠之盗,而皆为之爪牙,助其虐焰”(《明史》)。明末名将李定国、孙可望等也是张献忠的养子[YangZi]。这一[ZheYi]习俗[XiSu]很快也走向民间,成了中国各地百姓的重要习俗[XiSu],很多江湖人物更是乐此不疲。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三国,一切就豁然开朗了:汉人本来没有认“义父子[FuZi]”的习惯,魏晋南北朝以后,随着“胡人”大量进入中原地区,也是因为乱世下的相互利用,这一[ZheYi]习俗[XiSu]逐渐为汉人接受。而董卓与吕布[LvBu]很可能就是比较早的接受者。宋明以后,“拜干亲”、“认干爹”成了市井民间普遍接受的习俗[XiSu]。《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将这一[ZheYi]习俗[XiSu]提前在三国世俗化,不仅给吕布[LvBu]多安排了一个义父,而且进一步强化了与董卓的父子[FuZi]关系[GuanXi]。为了增强故事性,甚至将本来就是关羽亲儿子的关平写成了义子。

  另外,刘关张三结义,也是罗贯中的创造,跟认义父一样,异姓兄弟结拜在当时也远未成为社会习俗[XiSu]。这一[ZheYi]切,都是罗贯中对真实历史的颠覆,搁到现在,罗贯中肯定要被网友拍砖,大骂他“恶搞”。
■供图/小艾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