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入刊,辉煌成就永载共和国史册! 入刊咨询热线: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联系人:刘雪、杨靖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国情网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汇同中国国情手册编辑部共同主办,并由北京政研院具体承办,旨在通过平面与网络互动,帮助领导干部轻松了解我国情况,牢记国情,科学发展;同时选拔各行业、地区中的优秀典型,以便入编中国国情,树立国家典范。
中国亲稳网是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以帮助领导干部读懂读薄,安全面对互联网为宗旨,以亲稳舆论导向平台为基础为核心,以发掘汇报、舆情监测、维稳监测软件为龙头,以舆情发布、传播、推广、交流软件为重点,帮助各行业、地区、单位重点传播推广正面舆情,占领舆论主阵地,同时动态监测负面舆情,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以便共同营造领导亲民、基层稳定之良好格局,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网站首页 > 古代文明 >

18世纪末,欧洲开始轻视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作为世界两大文明中心,分处亚欧大陆两端的中国[ZhongGuo]与欧洲[OuZhou]曾长期相互隔绝。随着近代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欧洲[OuZhou]才开始逐渐从深层次上认识中国[ZhongGuo],并一度对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发出由衷的赞叹。不过由于历史发展的曲折,到18世纪末期,欧洲[OuZhou]人的“中国[ZhongGuo]观”发生了逆转。

  欧洲[OuZhou]曾对中国[ZhongGuo]的一切推崇备至

  在17~18世纪长达百多年的“中国[ZhongGuo]热”期间,中国[ZhongGuo]正处于康乾盛世,而欧洲[OuZhou]则仍在经受着教派纷争和战乱之苦。因此,面对美好的中国[ZhongGuo]图景时,整个欧洲[OuZhou]都无比惊羡。无论是在物质、文化还是政治制度方面,欧洲[OuZhou]都对中国[ZhongGuo]极为追捧,以致于在1769年曾有欧洲[OuZhou]人写道:“中国[ZhongGuo]比欧洲[OuZhou]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知名。”

  与此同时,欧洲[OuZhou]的知识界则将目光转向了中国[ZhongGuo]的文化成果。早在1697年,第一位全面认识中国[ZhongGuo]文化的欧洲[OuZhou]学者莱布尼茨就曾写道:“我们从前谁也不相信世界上还有比我们的伦理更美满、立身处世之道更进步的民族存在,现在东方的中国[ZhongGuo],给我们以一大觉醒。”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就对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曾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1755年,由伏尔泰改编的戏剧《中国[ZhongGuo]孤儿》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次上演,立即引起了巨大轰动。在其巨著《风俗论》中,他更是表现出对中国[ZhongGuo]文明的强烈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不但知识界开始借鉴中国[ZhongGuo]“学而优则仕”的文官制度,许多政界人物也纷纷效法中国[ZhongGuo]。1756年,在法国重农学派政治家魁奈的极力说服下,路易十五甚至曾仿照中国[ZhongGuo]皇帝的样子,举行了一场祭奠土地的仪式。

  欧洲[OuZhou]知识界嘲笑中国[ZhongGuo]文化

  然而到18世纪中期以后,许多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一改“中国[ZhongGuo]热”流行时的论调,转而鄙视中国[ZhongGuo]文化。比如孟德斯鸠在写《论法的精神》的时候,就认为中国[ZhongGuo]的政体是一种暴政。另一位法国思想家沃尔内也把中国[ZhongGuo]政治概括为棍棒专制主义。同一时期的法国作家德·萨德甚至描写道:“中国[ZhongGuo]皇帝与官吏不时地采取措施,逼迫人民造反,然后从中获得血腥屠杀民众的权力。”

  在这种氛围下,18世纪末的法国还出现了一股批判讽刺伏尔泰“崇拜中国[ZhongGuo]”的思潮。

  1770年,有一个自称杜尔班的人在巴黎出版了一本名为《锡兰游记或哲学家游记》的书。该书嘲笑的对象是一位叫阿尔法·拉比尤斯的有“东方癖”的哲学家。作者声称,中国[ZhongGuo]根本不配所有的阿尔法·拉比尤斯们给它制造的名声,“中国[ZhongGuo]出过哪些艺术家?直到17世纪,他们还是那套没有明暗对比的绘画,没有声部的音乐,没有布局的建筑”。

  更令人遗憾的是,就连一向以客观公正著称的法国科学家们,也加入到诽谤中国[ZhongGuo]的行列之中。1793年,著名化学家拉瓦锡曾向国民公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公共教育的思考》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竟无视中国[ZhongGuo]古代在指南针、印刷术、中国[ZhongGuo]式代数、火药、火枪等方面辉煌的成就,认为中国[ZhongGuo]的艺术与两千年前一模一样。

  对中国[ZhongGuo]认识的转变影响深远

  是什么原因让欧洲[OuZhou]人对中国[ZhongGuo]的看法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呢?近代许多学者认为,从16世纪至18世纪,在欧洲[OuZhou]社会流行的中国[ZhongGuo]形象几乎完全是正面的,其原因就是一方面受传教士报道的影响,欧洲[OuZhou]人力图着眼于中国[ZhongGuo]文化中符合基督教精神的因素;另一方面则抱着怀古之情,希望通过美化中国[ZhongGuo]而获取进行社会变革的动力。但是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在中国[ZhongGuo]传教事业的挫折以及理性主义的崛起,耶稣会士以往对中国[ZhongGuo]理想主义的报道受到了排挤,而莱布尼兹、伏尔泰等人对中国[ZhongGuo]宽容、羡慕、崇敬的态度同样受到了攻击,代之而起的则是越来越喧嚣的“欧洲[OuZhou]文化优越论”和对中国[ZhongGuo]的排斥诋毁。也正是从那时起,在欧洲[OuZhou]人的心目中,中国[ZhongGuo]已经与文明进步、与道德理性全都脱离了联系,只剩下暴虐、愚昧、落后、肮脏、危险与不可思议的印象。

  那个时代的欧洲[OuZhou]人认为,欧洲[OuZhou]以外的世界没有文明与进步可言。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大师黑格尔就曾认为中国[ZhongGuo]是一个暴政国家,几千年来没有变化发展。基于这种认识,黑格尔将中国[ZhongGuo]称作“永无变动的单一”,“无从影响”的国家。

  在英国,18世纪晚期的一些著作言论也对中国[ZhongGuo]充满蔑视。著名作家笛福甚至在他的《鲁宾逊漂流记》里也不放过这样的机会,他对中国[ZhongGuo]事物几乎一概予以否定,说中国[ZhongGuo]的建筑、制造业、贸易都无可观之处。从没有到过中国[ZhongGuo]的笛福居然说北京是个建设得很糟糕的城市,房屋、街道、宫殿全不足道。这位善于想象的作家还凭空写道:“中国[ZhongGuo]人的骄傲简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只有穷困才达到更高的程度……”

  进入19世纪后,随着欧洲[OuZhou]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革命的拓展,欧洲[OuZhou]人的自大感也发展到了极端,同时把中国[ZhongGuo]当成一个落后黑暗的王国和欧洲[OuZhou]的对立面。实际上,在此后两个世纪里,欧洲[OuZhou]人都是在此基调上看待中国[ZhongGuo]的。不管是不谙中文的欧洲[OuZhou]学者,还是亲历中国[ZhongGuo]的游客,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可能客观公正地认识中国[ZhongGuo]。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在线申报 文档下载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链接中国年鉴网,载入国家史册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
中国年鉴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0630-6号 中国年鉴网提供入编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征订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 助您载入 中国年鉴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