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古代文明 >
宽容与决绝:弘治皇帝对前朝弄臣的大清洗--中国年鉴网(2)
万安踉踉跄跄滚出朝堂的那一刹那,刘吉就认定自己完蛋了。多少年来,他和万安狼狈为奸,共同进退。万安做的那些坏事,他都没得跑。就说那献给朱见深的“夫妻生活理论指导文章”,他刘吉也没少写,不但流传于当世,甚至百年之后,还被大文豪王世贞收录在个人编选的文集里,可谓写出风格,写出水平,写得遗臭万年。
甚至,在当时的官场上,刘吉的名声比万安还坏。万安最多是个“行政不作为”,刘吉就更了不得,不但紧跟万安罢工歇菜,而且粱芳搞经济,他也没少分油水,还特别擅长打击报复,凡是弹劾他的官员[GuanYuan],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他想办法死整。照着胡汉三的话说:吃我的东西,你得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东西,你得给我送回来。
这样的人,罢官滚蛋都算轻的,对于他,各类御史言官们更是口水漫天飞,弹劾的奏章炮弹一般地砸来,大有炸平刘吉家祖坟之势。
很快,刘吉等来了关于他命运的裁决:升内阁首辅,总领百官。折腾半天,不降反升,相反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这般恩宠,难道是天上掉馅饼?
朝臣们呆了,万安滚蛋了,彭华滚蛋了,粱芳下狱了,和他们蛇鼠一窝的刘吉反而升官了,这叫什么世道?
刘吉自不必说,新领导的知遇知恩当然[DangRan]感激涕零,于是成天里瞧着领导眼色行事,跟屁虫似的跟在朱祐樘屁股后面,但是弹劾过他的官员[GuanYuan],过不了多久又被他找机会打击报复。更糟糕的是,他现在是首辅了,总领百官的人物。小人爬高位,不是祸害更大么。
看似是这么[ZheMe]回事,其实不是这么[ZheMe]回事。
首先在提升刘吉为内阁首辅的同时,朱祐樘不动声色的又做了两项任命:吏部右侍郎徐浦,礼部右侍郎刘健入阁,连同刘吉,组成新一届内阁政府。这两个人,都是朱祐樘从太子时代开始就分外倚重的能臣。从此以后,内阁的政务大事,基本都由他们两人操作,所谓[SuoWei]内阁首辅刘吉,只不过是挂名的。
这就是朱祐樘的苦心之一:刘吉虽说不干正事,也并不是不能干事,虽然心术不正,但处理政务的经验远远强于万安之流。还有一套自己的人际网。骤然彻底更换内阁班子,新提拔的干部虽然有工作[GongZuo]热情,熟悉工作[GongZuo]毕竟需要时间,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更会带来很多抵触,让老干部配合一下,把新干部“扶上马送一程”,才是最好的选择。刘吉,正是合适人选。
不怕刘吉陷害同僚?不会,刘吉这种人,只陷害领导不喜欢的忠良,领导喜欢的,巴结还来不及呢。事实果然如此,刘吉在内阁里夹起尾巴做人,凡事从不自做主张,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密切配合二位同事工作[GongZuo]。不但放手让权,还经常提建设性意见。从此,歇班已久的大明内阁,又开始隆隆地开动了。
罢斥万安之流,是为了[WeiLiao]整顿官风。留用提拔刘吉,也是为了[WeiLiao]整顿官风。关键看怎么用。
苦心之二,则是为了[WeiLiao]拨乱反正。
既然要拨“乱”么,就要知道是怎么“乱”的,为什么“乱”,成化朝的“乱”是要拨,可上上下下盘根错节,早就结成攻守同盟了,派个不是一路货的人,只能被耍没商量。
所以刘吉才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既是这些“乱”的参与制造者,又是“乱”的了解者。好比满清大官僚曾国藩常说的话:以贼平贼,事半功倍。刘吉,就是个被招安的土匪。
当然[DangRan],也有人建议防着刘吉会干纵容包庇欺上瞒下的事,但朱祐樘知道刘吉不会,倒不是因为此人热爱正义,而恰恰因为刘吉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当年为了[WeiLiao]巴结朱见深,他可以整一切好人,今天为了[WeiLiao]巴结朱祐樘,他同样可以毫不留情的整一切坏人,包括他的“亲密战友”们。在六亲不认这条上,他比包公还“铁面无私”。
于是,在刘吉一番上窜下跳后,一大批成化朝时代劣迹斑斑的官员[GuanYuan]遭到了惩办查处,许多的冤假错案得到了纠正,许多劳民伤财的苛政得以叫停,许多曾遭排挤陷害(包括被刘吉本人陷害)的忠臣良将得以平反复职。当然[DangRan],刘吉也没忘了干点公报私仇之类的“日常工作[GongZuo]”,但总体说来,干得还算不错。
比如拨乱反正的事里,最难干的就属所谓[SuoWei]“平反昭雪”了。蒙冤的忠臣你要平反,否则以后谁给你当忠臣。可你要冒冒失失地平反了,也就证明你爹错了。封建时代谁都可以错,惟独皇上不能错,否则“皇上的威信在群众中下降”,那就要影响社稷安稳了。
所以历代皇帝给本朝忠臣平反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既要表扬忠臣,又得把黑锅转到奸臣小人身上来背,绕来绕去总免不了让先皇“丢人”。可刘吉办这事,却用了另一种办法。
比如成化朝曾有个叫贺钦的给事中,是个出名的能臣,就因为阻止朱见深“弘扬佛法”,被一撸到底轰回家。这样的人,平反容易,既平反又要保住朱见深的面子,貌似有点困难。
刘吉办到了,他是这么[ZheMe]找平反原因的:“先帝(朱见深)是很欣赏贺钦的,但是为了[WeiLiao]能让他多加历练,所以才让他经受磨难,以成大任。现在请皇上启用他,也是为了[WeiLiao]不辜负先帝的苦心嘛。”
既保住老爹面子,又“落实政策”,可谓皆大欢喜。当然[DangRan],什么“朱见深的苦心”,全是拍马屁,鬼都不信,也只有刘吉这种小人能说出口。这就是小人的工作[GongZuo]水平。
在查办奸佞这条战线上,刘吉同样做得不赖,主动检举揭发,积极配合司法机关惩治腐败。在他的“积极表现”下,一批成化朝的蛀虫遭到惩办,国家更追回了大量赃款。最倒霉的是山东、河北、江苏的几位地方官,他们都是刘吉多年的亲信,那些破事刘吉更没少参与分红,可法网一撒照样全倒霉,刘吉却摇身一变做了“污点证人”,做沉痛状向朱祐樘“交代问题”,朱祐樘总是好言抚慰:改了就好嘛,组织上还是相信你的。
刘吉拨乱反正的事基本都是用这种方式办的,说他滑头也好,无耻也罢,总之事办成了,也全是正事好事。所以,那几年虽然许多人骂他,好些人轮番上奏折弹劾他,可人家官越坐越稳,终于混了个新名号:刘棉花(不怕弹劾)。
还是那句话:无用的小人滚蛋,有用的小人为什么不用一用?朱祐樘就用得不错,恰如那句古诗所言: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