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古代文明 >
李自成和克伦威尔:都以悲剧收场为何名声却大不同?--国家史册(2)
野心家,还是大英雄
李自成[LiZiCheng]还在世时,对他的非议之声就已经开始了。
汤若望是给古老中国带来西方先进科技的传教士,历经大明、大顺、大清三个朝代。但这位给整个中国带来光明火种的西方人,显然对李自成[LiZiCheng]和农民军并无好感。他认为李自成[LiZiCheng]的军事才能毫无疑问,但他无法理解李自成[LiZiCheng]对大明王朝的“不忠不义”, 而且认定支配着李自成[LiZiCheng]内心的主要成分,绝大多数是为了贪图尊荣富贵,和不见高尚的个人动机。因此,汤若望对李自成[LiZiCheng]的“叛逆”行为进行恶毒诅咒。
而对李自成[LiZiCheng]最著名的评价,莫过于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的说法:“在过短的时期内获得了过大的成功,这都使自成以下如牛金星、刘宗敏之流,似乎都沉沦进了过分的陶醉里去了……纷纷然,昏昏然,大家都像以为天下就已经太平了的一样。”他认为李自成[LiZiCheng]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忽略敌人,不讲政策,进京后首领们生活腐化,发生宗派斗争,最后终于导致失败。
可怜李自成[LiZiCheng]英雄一世,最终还是以反面教材而告终。无独有偶,克伦威尔[WeiEr]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和李自成[LiZiCheng]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翻开世界人物宝典,很少有人像克伦威尔[WeiEr]这样拥有戏剧化的人生。从清教徒乡绅到叱咤风云的军事天才,从受穷苦士兵爱戴的统帅到爱尔兰战场上的杀人魔王,从封建君主专制的坚定反对者到实行独裁统治的无冕之王,他给英国[YingGuo]资产阶级革命[GeMing]留下了太多鲜明的印记。
克伦威尔[WeiEr]是英国[YingGuo]历史[LiShi]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颂扬他的人,将他视为一代英主,出将入相,不唯军功赫赫,政绩累累,而且功业标榜千秋,是古往今来英国[YingGuo]人中最伟大的人;不喜欢他的人,则将他视为弑君者、独裁者和野心家,视之为历史[LiShi]上最善编造谎言、最虚伪、最野心勃勃的坏人,说他是世界上曾有过的最臭名昭著的暴君之一。恩格斯说他是“兼罗伯斯庇尔与拿破仑于一身”,而丘吉尔则认为“克伦威尔[WeiEr]在很多方面和现代的独裁者不是一种类型”。休谟说他在许多方面是“一个[YiGe]优秀的人物,甚至是一个[YiGe]卓越的天才”,然而他却是“靠了欺骗和暴行才使他成为国家第一把手的”。
克伦威尔[WeiEr]也许想不到,他生前集各种荣耀与尊贵于一身,虽非国王但却至尊无比,但死后长期不得安息,不仅被仇敌刨棺戮尸,悬首示众,而且还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为人们评论是非,议论短长。
但不论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克伦威尔[WeiEr]在英国[YingGuo]这场波澜壮阔的资产阶级大革命[GeMing]中所具有的历史[LiShi]地位。对此,即使克伦威尔[WeiEr]的敌人和怀疑者,也无法完全否认克伦威尔[WeiEr]过人的胆识以及雄才大略。对英国[YingGuo]资产阶级革命[GeMing]始终持敌视态度的克拉伦顿,对克伦威尔[WeiEr]的评价中似乎也充满了矛盾:“他是一个[YiGe]勇敢的坏人,这个篡位者尽管罪恶滔天,应受到诅咒,打入地狱,但他仍有某些优点使这个时代的某些人对他加以称颂。他具有一种特别的通晓人的本性和脾味的本领,而且还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和令人敬佩的慎重其事和远见卓识,以及一种宽宏博大的坚定性。”
同样,英国[YingGuo]长老派代表人物巴克斯特对克伦威尔[WeiEr]也感到困惑:“(他)本质上是诚实的,他一生中大部分的经历是虔诚的,有良知的,但在取得荣誉和功名后他堕落了。他的宗教热情完全为野心所取代,而且随着成功逐渐发展。当他的成就击败几乎所有对手时,他为那面临着他的最大诱惑所征服,正如他征服别人一样。”法国启蒙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则干脆将克伦威尔[WeiEr]说成一半是流氓,一半是狂热分子。
回顾历史[LiShi]对于李自成[LiZiCheng]和克伦威尔[WeiEr]的各种矛盾评价,不禁疑问重重:李自成[LiZiCheng]和克伦威尔[WeiEr],到底是为了实现个人野心而谋朝篡位的一代枭雄,还是推动历史[LiShi]前进的民族英雄?他们到底是推动了本国的社会进程,还是倒行逆施,误导了民族的发展之路呢?因为仅仅从结果来看,李自成[LiZiCheng]和克伦威尔[WeiEr]最终都未能创建出一种切实可行的崭新政体,而只能转身奔向那张专制王权的陈旧宝座。革命[GeMing]如果只是流血的循环,王冠的更迭,那么革命[GeMing]本身还存在任何合理的价值吗?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必须把眼光投向他们身后留下的广阔世界,从他们留下的政治遗产中探讨他们革命[GeMing]的成败。
如果仅从结果来看,无论是草莽英雄李自成[LiZiCheng],还是革命[GeMing]斗士克伦威尔[WeiEr],最终都坐上了那把皇帝的宝座,只不过名义不同罢了—一个[YiGe]是建号称制的封建皇帝,另一个[YiGe]是遮遮掩掩的“护国公”,他们的革命[GeMing]目标似乎殊途同归。所不同的是,李自成[LiZiCheng]作为一个[YiGe]幸运的农民,推翻了另一个[YiGe]成功的农民朱元璋建立的封建王朝,但时间却实在短了一点—仅仅在前朝皇宫的龙椅上坐了一天便仓皇撤出京城,而克伦威尔[WeiEr]却能在护国公的宝座上稳稳当当地坐了五年。
然而,克伦威尔[WeiEr]这个“护国公”毕竟不是封建皇帝,李自成[LiZiCheng]这种梁山聚义式的农民军领袖也无法和资产阶级革命[GeMing]家相提并论。一场全面的革命[GeMing]包括摧毁旧的政治制度以及旧的正统模式,由一批新的更有生气的精英人物取得政权,创立新的更强有力的政治制度。革命[GeMing]的政治任务的完成依赖于创造新的政治结构,从而使权力的集中和扩大得以稳定化和制度化。
明末农民起义虽然规模巨大,其剧烈程度远非英国[YingGuo]资产阶级革命[GeMing]所能比,但对社会改造的深刻程度却正好相反。李自成[LiZiCheng]最终起义失败,究其源头是仍然没有走出小农意识的怪圈。所以,就注定了农民起义最终只能充当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祭坛上的牺牲品,李自成[LiZiCheng]所进行的事业不可能使中国社会获得一个[YiGe]新生,而且李自成[LiZiCheng]内心也远远没有这样宏大的目标及实现的能力。
这样,克伦威尔[WeiEr]领导的英国[YingGuo]资产阶级革命[GeMing]与李自成[LiZiCheng]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造就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1640年的英国[YingGuo]革命[GeMing]是继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尼德兰革命[GeMing]之后人类发展史上第三次波澜壮阔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GeMing]。它的胜利标志着延续一千多年的欧洲封建制度开始终结,从而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GeMing]的新时代。它反映了世界历史[LiShi]发展的趋势,为以后将近两个世纪的欧美社会发展指明了道路。因此,它开创了人类历史[LiShi]的新纪元,使人类历史[LiShi]进入了一个[YiGe]新的伟大的时代,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而明末农民起义虽然推翻了明王朝,但没能够建立起他们所希望的李氏王朝。中国政权被其文明远低于中原汉文明的清朝贵族所获得,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恢复了统治秩序,中国的古代文明又开始了新的积累。
最终,以李自成[LiZiCheng]和克伦威尔[WeiEr]领导的两场群众运动为标志,17至18世纪末的东西方已经出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向:东方继续沿着它原来的轨迹进行封建王朝的循环,而西方则发生了一个[YiGe]质变,开始了更高层次上的历史[LiShi]发展。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LiShi]发展大势在那时已经埋下了伏笔。虽然经过清初几十年的恢复和发展,到康乾年间出现了中国历史[LiShi]上最辉煌的经济繁荣,而且它远远高于当时的西方经济水平,但其促使经济发展的内在新生力量—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同西方是无法相比的。东西方的差距在这里完成了它的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