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陈布雷自杀后戴季陶为何在灵前哭喊“我跟你去”--国家年鉴(2)
蒋介石[JiangJieShi]面对这个[ZheGe]追随自己20多年的部下,百感交集。确实,像陈布雷这样的文才是不可多得的。师爷吴稚晖、文海知己戴季陶,虽然他们也有才,但像陈布雷这样的人品,他们是远远不及的。自从陈布雷跟随他后,只要他还未睡下,陈布雷也就不睡;他起身前,陈布雷早已起身了。即便是他及其夫人[FuRen]宋美龄[SongMeiLing]双双劝导他去休养,仅只半个多月,仍然为蒋介石[JiangJieShi]补辑民国16年以来各年之日记。陈布雷温良恭俭,澹泊宁静又一清如水;对他更是小心翼翼,忠心耿耿……想到[XiangDao]这里,蒋介石[JiangJieShi]喟然长叹,是发自心底里的感叹:布雷先生[XianSheng],布雷先生[XianSheng]。你这是何必呢!你怎么就选择在这个[ZheGe]时候,用这种方式死去。这将会造成何等的影响啊!面对陈布雷遗容,蒋介石[JiangJieShi]默默无言。他吩咐,好好地料理后事,“我派俞局长(军务局长俞济时)和陈局长(政务局长陈方)来帮助你们。”他对蒋君章说。
“陈夫人[FuRen],”陶希圣接着说:“总统[ZongTong]指示移灵中国殡仪馆……”王允默深深了解自己的丈夫,打断陶希圣的话,缓缓地说:“先生[XianSheng]不幸谢世,允默哀痛昏迷,方寸已乱,身后各事,幸赖诸先生[XianSheng]协助,情高谊厚,慰激之极。”说到这里,王允默看着躺在床上的夫君,深情地说:“惟思先夫一生尽瘁国家,衷心惟以国家人民为念,而立身处世,尤尚崇俭朴澹泊,故丧葬诸事,深望能体其遗志,力求节约……”“有什么困难,你尽管来找我,我们会帮助解决的。”宋美龄[SongMeiLing]的上海话讲得很动听,“这也是总统[ZongTong]的意思。”“谢谢夫人[FuRen]和总统[ZongTong]的好意。”王允默以一口流利的宁波官话回敬,“先夫生前因爱杭州山水之秀,曾于范庄附近购地一方,并有终老故乡之想。故长眠之地,似宜择定杭州,并即在该地筑造一普通平民之简单墓穴,碑刻‘慈溪陈布雷先生[XianSheng]之墓’,不必镌刻职衔,亦所以遂其平生澹泊之志。先夫生前遗言谓,书生报国,恨无建树,且今日国家变乱,人民流离失所,更何忍糜费国家金钱以为一身荣哀。故国葬和公葬之议,务祈夫人[FuRen]及诸先生[XianSheng]婉为解释辞谢。”王允默乃一才女。所言既识大体,又遵夫意,且彬彬有礼。
回府后,宋美龄[SongMeiLing]转告陈夫人[FuRen]允默的意见于蒋介石[JiangJieShi],蒋介石[JiangJieShi]在房间里踱了几圈。
他的思绪翻滚。
在陈布雷寓所[YuSuo],他的身份是陈布雷的朋友,更是他的上司,是总统[ZongTong]。因而,在那里,他有感慨,只能埋在心里。
他这个[ZheGe]时期以来,或者说自从戴笠死后,陈布雷的死使他又一次感到若有所失。
他对这个[ZheGe]追随他20多年,日日夜夜为他起草文稿,忠心耿耿又一尘不染的近臣逝去,确感如失右臂。
想到[XiangDao]这里,他不禁颤抖地提起笔,战战兢兢地写下了这样一幅横匾:当代完人他无心欣赏他的墨迹,接着就他的思绪,作祭文如下:夙以文雄,玄诚黜漓……畏垒椽笔,逾百万师。昔遘阳九,俾正厥辞。诞告多方,遂奠邦基。多难兴国,枢府是资……写毕,蒋介石[JiangJieShi]悬着的心踏实了。他感到他对得起陈布雷了。因为这“当代完人”,“夙以文雄”,足可评价布雷先生[XianSheng]。布雷先生[XianSheng]可以安息了……1948年11月18日上午9时,南京,陈布雷公祭如期举行,前来送行的除国民政府政界、军界高官外,报界和学界一些友人也参加了,还有一些民众。
12时,移灵和平火车站。陈布雷的灵柩在亲朋和卫兵的护卫下,登上专车经上海转杭州。
19日上午,上海各界公祭。
19日下午4时,抵杭州,灵柩暂厝四明公所。
12月10日,天气阴霾,细雨蒙蒙。
这日早晨8时,陈布雷的灵柩在亲人的挽扶下,自四明公所启运。
8时20分,杭州市教育局在途设奠公祭;9时,省、市各界公祭;10时,陈布雷灵柩抵达九溪十八涧徐村墓地;11时,下葬。
陈布雷在亲人的陪伴下,魂归故里。
他终于长长地休息了。
他叫陈训恩,从小聪颖。
世代经商,父亲的家业越办越红火,但他拒绝子承父业。实指望他饱读经书,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中状元,锦袍加身,光宗耀祖。
未想到[XiangDao],童子试“背榜”,他只考了个倒数第一。父亲痛心疾首,然而他却不服气。
时隔仅仅一个月,宁波府城赶考,他拿了个真正的第一。
陈布雷成长得快,堂兄陈屺怀成为他终生的引路人。少年陈布雷,读《毛诗》《尔雅》《礼记》《春秋左氏传》;更读《新民丛报》《浙江潮》《警世钟》。前者,牢固了他的国学功底;后者,开扩了他的眼界,充实了他的精神。
甬江退学,打击了他的幼小心灵,然而西子湖畔--浙高的后学,却充实了他的人生底蕴!只是天生体质虚弱,断了他的求学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