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抗战时鲜为人知的五千翻译员:把四川话当英语听--中国年鉴网
核心提示:重庆[ZhongQing]译员训练[XunLian]班是典型的美式强化训练[XunLian],经6周集中培训方可被派遣到军队。当时训练[XunLian]之紧张,令译员们晕头转向。“有一天听隔壁两个人吵架,结果一句没听懂,后来才意识到,这两位说的是地道的四川话,我当英语听了。”张良[ZhangLiang]皋笑道。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11期,作者:杨敏,原题:《抗战中的五千译员》
“曾有人问我们:要你们上战场,你们会不会害怕?我说:打胜仗的军队,怕谁?”现年88岁高龄的张良[ZhangLiang]皋白胡子白眉毛,但仍带着武汉人特有的血性。
60多年前,在重庆[ZhongQing]译员班的毕业典礼上,张良[ZhangLiang]皋被蒋介石错点名成“张良[ZhangLiang]举”。时年21岁的张良[ZhangLiang]皋立刻大声纠正:“报告!我叫张良[ZhangLiang]皋!”这一嗓子将大队长惊吓出一身冷汗,也让蒋介石好不尴尬。
作为抗战时期美军的翻译[FanYi]官,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张良[ZhangLiang]皋经多方努力,终于为自己争取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勋章。彼时,他应武汉市图书馆名家讲坛之邀,正举行一场讲座,他让主持人当众将勋章给他戴上。“我始终认为那是一段光荣的历史。”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我这个立场从未改变。”
上世纪40年代,为配合盟军对日作战,国民政府从大学生中征召了近5000名译员,张良[ZhangLiang]皋就是其中之一。
张良[ZhangLiang]皋是幸运的。他的大多数译员同仁们,都没有拿到这枚纪念章。张良[ZhangLiang]皋在重庆[ZhongQing]中央大学的学长周太康[TaiKang],以及他在昆明[KunMing]炮兵训练[XunLian]所的同仁曹越华,他们[TaMen]也曾跑过当地的统战部门和外事局、民政局等机构,最终无果。
“说的是四川话,我当英语听了”
1944年初,中国军队中翻译[FanYi]人员奇缺。
其时,意大利已于1943年9月投降,亚太战场的反攻箭在弦上,中缅印战场密切配合,美军来华者日多,急需大量翻译[FanYi]人员。
为了应对形势的发展,1944年1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从在渝的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重庆[ZhongQing]大学等几所著名大学中征召应届毕业生充当译员。所有符合条件、体检合格的男生,必须无条件服从政府征调,服役期为两年。服役期满后,方可发毕业文凭,不服从则开除学籍。
中央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周太康[TaiKang]被征调入伍,进入校内的译员训练[XunLian]班集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