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近代变革 >
1911年林觉民以休假之名归国起义 难顾妻子有孕--中国年鉴网
核心提示:林孝颖怎能相信,年仅13岁就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的儿子此时真的会是逍遥渡假?他的心提到嗓眼上——儿子啊,你的路自己选择,就一路走好。还有一双穿透心肺的眼睛,似在说“带我去,带我去”,因为六年前,她就要求,“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也许林觉民是要带她去的,广州[GuangZhou]方面人少,她可以帮助包扎、运炸药,但,林觉民望着已有八月身孕的意映肚子,毅然踏上杨桥。
本文摘自:《大学时代》 2006年07期,作者:朱朝敏,原题:《1911年的林觉民》
很偶然的遇见李建复的《重逢》专辑,淡淡的底子淡淡的人物素描淡淡的往事,眨眼就可以忽略过去,一切都像天空的云轻悠悠飘过,然而[RanEr],岁月的流声里分明有尖锐的东西在人的心上留下刻痕,《意映卿卿》就这样[ZheYang]被我听到:“曾经我的笔沾满你的情/我的肩却负担四万万个情/钟情如我/又怎能抵住此情……曾经我的眼充满你的泪/然而[RanEr]/我的心已许下四万万个愿/率性如我/又怎能抛下此愿。”
与其说是一个[YiGe]男人[NanRen]留给妻子最后的爱情独白,不如说是林觉民在生死抉择时对天下黎民的表白——1911年注定只能用枪声唤醒国人的记忆。1911年的林觉民们用血肉之躯镌刻了共和之花。
杨桥路86号
福州[FuZhou]杨桥路86号,是林觉民的故居,也是谢冰心的故居。在林觉民就义后,父亲林孝颖为逃避清兵的追杀带领全家躲到福州[FuZhou]远郊,谢家便买了此居。而且近代才女林徽因作为林觉民的侄女曾在此居住。一处民居住三个名人,当然有特殊意义了。
冰心在《我的故乡》里对此地有这样[ZheYang]的描述,“具有很典型的福州[FuZhou]民宅特点,除中轴建筑外,左右两旁还有许多自成院落的房屋,每个院落都有水井;北院之西还横亘着一列生西朝东的双层楼房,楼房之西为花园”。我看着就想起北方典型的四合院,然而[RanEr]北方的四合院里涌动大片的阳光和风沙,喧闹着的人生,只有在夜深人静时黄黄的毛月亮才摇碎一地槐花的清香。这里却是安静的——青石板铺地,假山点缀,花木扶疏。临窗一角,竹影摇曳,梅溪沁寒。这幽静的居处是主人寄托心志的场所,林孝颖,即林觉民的养父像所有封建文人一样,虽满腹经纶,却注定了落魄沮丧。觉民,据说少时就聪颖过人,读书是过目不忘。林孝颖曾泯灭的“入仕”愿望便日益坚定,他认定,如果林家要重振雄风,那么这个人就是林觉民。
1900年,13岁的林觉民非但让林孝颖失望,甚至重创了他的心胸。林觉民在参加科举的第一次童生考试时,便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字,然后扬长而去。公然的蔑视,叛逆!林孝颖背着双手,踱者着方步,青石板上漂浮着沉重的叹息,深深的忧虑啊。他望着婆娑翠竹,若有所思。恰巧,林孝颖因才华出众深受陈宝琛赏识,被聘为全闽大学堂的国文教师,他为根拔觉民身上的“叛逆”之刺,带着15岁的林觉民进入新式学堂。岂料。此程不复彼程,林觉民彻底地摆脱科举,走出了杨桥巷。
这是林觉民的第一次离别吧。站在杨桥上,想,林觉民一定是目光如炬,大步流星。然而[RanEr],双桥水畔、杨柳依依,一切都有着宿命的安排——离别,就在依依杨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