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钱学森直到1993年仍然坚持粮食亩产万斤推算正确--中国年鉴网(4)
钱学森的这封信,清楚表明了他对于万斤亩的坚信,认为“充分发挥科学[KeXue]技术的作用是可以[KeYi]实现的”。
钱学森的这封信,也清楚表明,有些书中所谓他向毛泽东[MaoZeDong]“当面检讨”,纯属无稽之谈———钱学森称之为“不实之辞”。三点客观评价
在笔者看来,钱学森的“万斤亩”文章,应当从以下三点进行客观评价:
一是“万斤亩”在科学[KeXue]计算上是正确的。正因为这样,作为一位严谨的科学[KeXue]家,钱学森反复用计算尺计算了太阳光能转化为粮食[LiangShi]的数量。他1993年甚至得出“粮粒”可以[KeYi]达到亩产10万市斤的结论!
二是在“大跃进”年代,作为“海归”的代表人物、作为科学[KeXue]界的头面人物钱学森应约就《1956-1967年全国农业[NongYe]发展纲要》发表谈话、发表文章,原本不过是表态谈话、应景文章而已。《中国[ZhongGuo]青年报》编辑截取他的文章的一小段,经过改头换面式的编辑加工,演变成为1958年农业[NongYe]“高产卫星[WeiXing]”提供科学[KeXue]依据,在广大读者中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责任在《中国[ZhongGuo]青年报》。经过《中国[ZhongGuo]青年报》编辑的“戴帽穿靴”,加上了井冈山民歌,加上来自河南“高产卫星[WeiXing]”的“动人的消息”,把钱学森原本应《1956-1967年全国农业[NongYe]发展纲要》之“景”所写的文章,变成了应农业[NongYe]“高产卫星[WeiXing]”之“景”而写的文章,使读者误以为钱学森在为农业[NongYe]“高产卫星[WeiXing]”充当吹鼓手,因而使钱学森蒙受不白之冤。应当说,由那篇“戴帽穿靴”的短文引出的种种严重后果,其实与钱学森无关。
三是把钱学森夸大为“大跃进的推手”,是“亩产万斤”浮夸风的“元凶”,显然是违背历史事实的。当时钱学森只是中国[ZhongGuo]科学[KeXue]院力学研究所所长,他怎么可能成为“大跃进的推手”?!那篇以他的名义发表的552字的短文,即便是他写的,也不可能成为“亩产万斤”浮夸风的“元凶”?!
钱学森为《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NongYe]发展纲要》的发展远景写了一系列展望性的文章,无非是为了描绘《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NongYe]发展纲要》的美好前景,充其量不过是应景文章而已。
公案自有公论
应当说,毛泽东[MaoZeDong]在1956年对于粮食[LiangShi]的亩产量的判断是符合科学[KeXue]的。毛泽东[MaoZeDong]在制订《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NongYe]发展纲要》曾经提出:“半个世纪搞到亩产二千斤行不行?”半个多世纪之后的2010年3月6日下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ZhongGuo]“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对水稻亩产做出这样的概括:
目前,全球水稻的平均亩产大概接近300公斤。即便科技发达的日本,其亩产也只有445公斤。无论是杂交水稻的单产,还是种植面积,中国[ZhongGuo]都领先日本。
中国[ZhongGuo]种植的杂交水稻面积达到2。4亿亩后,每年增产的粮食[LiangShi]可以[KeYi]多养活7000万人。袁隆平表示,到2015年大面积亩产提高到900公斤的目标,可以[KeYi]实现。
今年80岁高龄的袁隆平甚至希望,自己90岁的时候,中国[ZhongGuo]超级杂交水稻大面积的亩产可以[KeYi]达到1000公斤。(中国[ZhongGuo]新闻社2010年3月7日电讯,记者赵建华、刘育英报道)
袁隆平是中国[ZhongGuo]杂交水稻权威。按照他的说法,直到2020年中国[ZhongGuo]超级杂交水稻大面积的亩产才能达到1000公斤,也就是毛泽东[MaoZeDong]在1956年所提出的“半个世纪搞到亩产二千斤”。
这清楚表明,曾经种过田的毛泽东[MaoZeDong],对于水稻亩产量的估计是非常准确而科学[KeXue]的。
既然毛泽东[MaoZeDong]在1956年认为中国[ZhongGuo]经过“半个世纪”才能“搞到亩产二千斤”,那么在1958年怎么就会相信中国[ZhongGuo]水稻亩产超过一万斤呢?
如同邓小平在1988年6月22日会见埃塞俄比亚总统门格斯图时的谈话中所指出的,毛泽东[MaoZeDong]晚年陷入“左”的错误,是从1957年下半年的“反右派斗争”开始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69页)。此后,毛泽东[MaoZeDong]在“大跃进”中,头脑开始发热,对亩产万斤的“农业[NongYe]卫星[WeiXing]”表示赞赏:
1958年8月4日、6日、9日,毛泽东[MaoZeDong]先后到河北徐水、河南新乡、山东历城视察。他对群众干劲冲天放粮食[LiangShi]亩产万斤、几万斤的“卫星[WeiXing]”确信无疑。在徐水时,他还提出了粮食[LiangShi]生产多了怎么办的问题[WenTi]。8月初,他在接待来华访问的赫鲁晓夫时,以无比兴奋的心情说,自1949年解放以来,“只有这次大跃进,我才完全愉快了,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中国[ZhongGuo]人民的幸福生活完全有指望了!”他甚至问赫鲁晓夫,苏联有没有粮食[LiangShi]多了怎么办的经验。(薛攀皋,《科学[KeXue]家与农民竞放“卫星[WeiXing]”》,2010年第5期《炎黄春秋》)
到了1958年11月召开武昌会议的时候,“大跃进”初期的狂热已经开始冷却,浮夸风备受质疑,亩产万斤的“农业[NongYe]卫星[WeiXing]”一颗颗落地。
到了1959年4月,毛泽东[MaoZeDong]发热的头脑开始清醒。1959年4月29日,毛泽东[MaoZeDong]以他个人的名义,用党内通信的形式写信给省、地、县、社、队、小队六级干部。其中说,1958年的亩产实际上只有300斤:
南方正在插秧,北方也在春耕。包产一定要落实。根本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不管这些,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吹上八百斤、一千斤、一千二百斤,甚至更多,吹牛而已,实在办不到,有何益处呢?又例如,去年亩产五百斤的,今年增加二百斤、三百斤,也就算成绩很大了。再增上去,就一般说,不可能的。
从吹嘘亩产万斤到实际上只有亩产300斤,表明毛泽东[MaoZeDong]头脑“降温”。毛泽东[MaoZeDong]还特别强调“讲假话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毛泽东[MaoZeDong],《党内通信》,《建国以来毛泽东[MaoZeDong]文稿》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237页)
钱学森并未道歉。在钱学森看来,他当时所做的太阳能转换为粮食[LiangShi]的科学[KeXue]推算而言,至今仍是正确的,所以不需要道歉。也正因为这样,他在1993年又一次对太阳能转换为粮食[LiangShi]作了一番科学[KeXue]推算,表明他对于自己的科学[KeXue]推算的坚持。
然而,有人却把1958年以亩产万斤的农业[NongYe]“高产卫星[WeiXing]”为代表的浮夸风,一古脑儿推到钱学森头上,把钱学森污名化。如同钱学森的学生、原国务委员宋健所指出的:“我发现,在中国[ZhongGuo]有少部分人,特别是在钱学森回国以后,对于他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军队和国防事业的贡献,了解并不多,有的人根本不了解,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无限上纲,结果使人很愤怒。”(宋健,《控制论和系统科学[KeXue]与中国[ZhongGuo]有不解之缘》,《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