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网是忠实记录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成就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唯一综合性国家年鉴网,是为落实中央关于“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做好方志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的有关精神,打造网上国史馆,推进国家史志信息化的建设的具体举措。中国年鉴网通过推出“阅后即定”等新技术,让历史能定时凝固下来,致力为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个人提供网上与移动历史空间,让每个行业、地区、单位以及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部史记,都能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网站首页 > 现代复兴 >
1932年毛泽东苏区挨张闻天整 40年后还挂在嘴上--中国年鉴(5)
断的理论研究。
时间是宝贵的,他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视力只有0.2了,他还是不停地读;握笔的手不住地颤抖,他还是不停地写。
林彪事件的发生,引起张闻天极大的震动,促使他把经过深思熟虑的观点形诸笔墨。此肘的张闻天,没有恢复组织生活,没有人身自由,可是他仍然乐观而自信,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逆境中看到希望,沉下心来,写了将近10万字的理论文章,深刻地总结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这一段历史曲折的经验教训,批判种种“左”倾错误观点,探讨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张闻天毫不怀疑自己掌握着真理,他对外甥讲:“书可焚烧,书可禁读,但禁不住写书人的思想的波涛。不是吗,我过去写的读书笔记,被掠夺一空,今天我又重写了一大沓!”
这批文字,今天称为“肇庆文稿”。文章语言朴实,却处处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比如,他在《衡量党的路线[LuXian]政策的最高尺度》一文中说:“党所制定的政治路线[LuXian]和策略,究竟正确与否,究竟有什么优缺点,只有在群众的实践中加以检验。凡是给群众造成损失的路线[LuXian]和策略,就是有错误的或有缺点的;相反凡是给群众取得成就的,就是正确的或有优点的。群众的实践,是衡量党的路线[LuXian]和政策的最高尺度。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尺度。”这确实是一段金石之言,直至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之后,张闻天在1973年提出的“群众的实践”是检验的“最高尺度”的观点才为全党所接受,成为全党的共识。
张闻天虽多书生意气,但半个世纪的斗争教会了他机警老练。他鄙视阿谀奉承,憎恶玩弄权术,但绝不鲁莽行事。他知道这些文稿万万不能再往上送了,而且连让外人知道也不行。于是请外甥、妻子帮他抄写,一式三份,用塑料袋装好,分别收藏起来。他希望:“也许有一天我能在哪次会上谈谈,不然,就让它们藏之名山,传之后人吧。”
“历史最公正,是非、忠奸,这一切,历史终将证明,终将作出判断”
“九一三”事件以后,周恩来主持中央[ZhongYang]日常工作[GongZuo],使各方面工作[GongZuo]有了转机,张闻天也感到有了希望。1972年4月2日,他给“毛主席、周总理并党中央[ZhongYang]”写了一封信,言词甚为恳切。他请求“早日在政治上和组织上解决我的问题”,“回到北京去,在党的领导下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GongZuo]”。张还诉说了“遣送”肇庆两年半以来过着“非常孤寂和闭塞的生活”,“精神上感到苦闷”。两个月后,张闻天被告之,中央[ZhongYang]决定自今年5月起恢复张闻天、刘英的工资待遇。张闻天得到一点宽慰,但又因没有做工作[GongZuo]却领工资而深感不安。
1973年3月,邓小平复出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张闻天又一次看到了希望。9月,张闻天同刘英联名写信给毛泽东[MaoZeDong]与党中央[ZhongYang],重复以前的多次请求,希望早日回京,恢复组织生活,做点工作[GongZuo]。毛泽东[MaoZeDong]读后发话:可以让张闻天与刘英就地参加党的生活和工作[GongZuo]。这个批示不知在哪个环节卡住了,直到1974年2月,在周恩来亲自督办下,才得到落实。张闻天与刘英恢复组织生活,允许在肇庆市委领导下做些调查研究的工作[GongZuo],允许阅读发至县团级的中央[ZhongYang]文件。
1974年7月下旬,刘英获准赴京探亲。在北京,她看望了王震。王震非常关心张闻天,劝刘英鼓励张再给毛泽东[MaoZeDong]打报告。经过一番商量和考虑,张闻天写信给毛泽东[MaoZeDong]。这次他没有再提平反的问题,仅仅提出“希望回到北京生活和养病”,“能有机会到各地参观学习”,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要求了”。信经王震转呈,于10月底送达毛泽东[MaoZeDong]的案头。毛阅后,让身边的人员签批:“到北京住,恐不合适,可另换一地方居住。”
后来,张闻天接到通知:同意迁居无锡。1975年8月23日,张闻天一家离开了幽居6年的流放地肇庆,前往无锡,并在那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
1976年7月1日,张闻天心脏病猝发,一倒下就再没有醒来。他没能看到粉碎“四人帮”,没能等到平反昭雪,就含冤离开了人世。
两个月后,毛泽东[MaoZeDong]去世。
张闻天生前坚信:“历史最公正,是非、忠奸,这一切,历史终将证明,终将作出判断。”
1979年8月25日,党中央[ZhongYang]在北京召开大会,隆重追悼张闻天。陈云主持追悼会,邓小平致悼词,充分肯定张闻天“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并庄严宜布:“决定为他平反和恢复名誉”。悼词号召向张闻天学习:
学习他服从真理,诚恳修正错误,勇于自我批评,善于吸取历史经验的优良品质;学习他作风正派,顾全大局,以党的利益为重,不突出个人,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坚强党性;学习他谦虚谨慎,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处事民主,善于团结干部的优良作风;学习他终身好学,不断求知,重视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他胸怀坦白,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胡耀邦在报告中,将张闻天的名字列入同毛泽东[MaoZeDong]等同志[TongZhi]一起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毛泽东[MaoZeDong]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党的杰出领导人的行列。
巨星在历史的天幕上重新升起,经过时间的磨砺,更加耀眼夺目。